六溪香路古道        難度0.3分、可看度0.6

六溪香路古道位於台南市白河區的六溪部落到關子嶺的碧雲寺間,總長度僅2.4K,落差不及200M,若再加上登山口到碧雲寺,合計也僅3.4K, 算是一條輕鬆的步道。台灣的步道,通常是先民為了經濟活動或生活所需或為政者為掌控百姓,而翻山越嶺走出的路徑。但六溪香路古道卻是六溪地區居民為了宗教活動(仰佛祖),而走出的進香之路。

清朝時期,白河碧雲寺曾因兵災損毀,先民暫將佛祖神像遷至東山,後來東山居民建碧軒寺安厝佛祖。事件結束後,佛祖像回到碧雲寺,碧軒寺也另塑佛祖像奉祠,不過碧軒寺從此每年農曆十二月23日恭迎原來的碧雲寺佛祖到東山,過年後再護送回白河,迎佛祖於是成為兩地居民的年度宗教盛事。當時的香路古道長達十五公里,時至今日,古道的大部分路段已經舖設成公路,只有六重溪至碧雲寺這路段,由於落差太大而保留下來,但也因年代久遠而湮沒在荒煙漫草之中。所幸經過嘉義林務局的整修,香路古道終於重新開通,並變成登山人健走的一條步道。登山口兩邊均可對走,沿路每隔100公尺就設有哩程椿一座,叉路也甚少,除了兩處落差較大的地有拉繩椿壁攀爬外,其餘路段都是緩坡,難度不高。於碧雲寺端,除可遊賞蓮座公園的奇岩巨木,或到碧雲寺前俯瞰廣闊的嘉南平原外,也可進入寺內觀覽三級古績的建築雕刻之美。如果是中午時間,還可在此享用齋飯(1100~1300),香油錢隨意投入儲錢櫃內。

香路古道一路有溪流相伴,曲折地形環繞,有時還可見白堊土地形景觀,短短的2.4公里就擁有十座木橋,也因古道中斷數十年,人跡罕至,而保留了高大的柚木林,及原始古道的外貌,行走其間,古木遮天,即使日正當中,仍然清涼無比。

香路古道可順登枕頭山做一日或半日的行程,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枕頭山行程]

詳細行程(105/03/03)

00:00 白河經大仙寺走172乙線約4.5K處抵碧雲寺大停車場, 碧雲寺每日有齋飯供香客食用,寺前有座四面佛,右下觀音佛祖廣場。

00:05 觀音佛祖廣場下接柏油產業道路,左側涼亭處有樹包石景觀,順產業道路取右緩下。

00:10 抵六溪香路古道起點(終點)<碧雲寺1.05k & 肖楠樹林0.1k & 六溪國小2.7k>哩程指示牌及<香路古道0k>哩程椿,登山口旁就可看到產業道路兩旁的梢楠樹,那是通往枕頭山登山口的路,小休後取左下水泥產業道路。

00:15 叉路,也是水泥產業道路的終點,取右木椿步道續行,<碧雲寺1.25k &六溪國小2.5k>哩程指示牌。

00:16 觀景台,取觀景台右側繩坡樁長約30公尺陡坡下接土質古道,不久經過木質拱橋(各式木橋總計十座)

00:38 飲水思源石甕缸,這是當地先民路過時的取水點,約步道1.45K處。

00:58 急下的繩坡樁,長約15公尺。<香路古道2.1K>哩程椿及<碧雲寺3.25k &六溪國小0.5k>哩程指示牌。

01:01 第十座橋<香路古道2.2K>哩程椿。

01:03 三叉路口取直續下(水泥路面) 右側就是小溪流水

01:05 香路古道終點(97鄉道約6.2K)<香路古道2.4K>哩程椿及<碧雲寺3.45K & 六溪國小0.6K & 高速公路7.2K >指示牌。設有小型停車場。

01:15 取南97鄉道右往六重溪村落400公尺處有平埔族公廨,為傳統茅草、竹材的建築,是目前南台灣唯一的茅草公廨。「公廨」的意思可歸納成為三種;一是議事公所,二是青年會所,三是宗教場所。而如今就只剩下宗教場所,祭祀祖先的地方,類似漢人的「廟」。「公厝」(大公廨)較大,內祀五個甕,代表太祖五姊妹。 故南部平埔族常被稱為「祀壼之村」或「拜壼民族」。正公廨較小,位於「公厝」(大公廨)左側,內有將軍柱(向神座), 指的是公廨內屋樑中央下接垂直地面之柱,位於公廨中央稱中柱,因此竹掛豬頭殼,像徵太祖的神兵神將,故亦稱「將軍柱」。沒有祀壼。公廨右上產業道路200公尺處有座古井,石井為六重溪太祖神蹟指點挖掘的水井,早年是部落民生用水的來源,目前己失去提供用水的功能。再沿南97鄉道續走就是進入六溪部落,部落內河東國小六溪分校大車可到,然後步行到步道終口(入口),原路回程,一路緩上。

02:40 回碧雲寺停車場上車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