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仁鄉  

達仁鄉為排灣族『阿塱衛社』聚居之地,為『聚集』之意;即眾多族人,為禦敵需要而逐漸聚集於此。鄉名取自安朔溪出海口平原區的「達仁」村。本鄉位於台灣東側南端,緊臨太平洋,是西部旅客走南迴公路到東部第一個接觸的鄉。全鄉東西之間相距最寬處約19.7公里,南北距離約30公里,總面積為30.644公頃。因地處丘陵地,平原面積不大,鄉內居民經營以農業為主、漁業為輔。經鄉公所全力輔導各村的特色產銷班,已小有名氣的是土坂香菇、安朔小米、新化咖啡與植物藥草、台板蔬菜及橄欖露、森永紅豆等農業產品。鄉內居民大多為排灣族人,五年一祭的竹竿祭是該鄉特有文化。

詳細行程(103/04/25)

南田石岸:南田村沿大平洋海岸線的石頭受到海潮的洗禮,質地堅硬黝黑光滑,近年國際參展睥睨群石,是愛石人眼中的珍寶。有名的阿朗壹古道就是從這兒到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全長12公里,是台灣公路唯一的缺口。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阿朗壹古道行程]

 

南田觀海園區:位於台9443.75K處右入2692K處, 可下海邊戲水,設有觀海平台,木棧步道很短,終點設有交通受難者紀念碑一座。

都玄天宮:位於大武國中右側(9/434.45K)70支線山路上去,6K處的新化牌樓前右下切即達,這裏是達仁鄉唯一的道教廟宇,佔地寬廣,環境清幽, 也是觀賞日出的好據點。

新化部落:從大武國中旁的東70支線山路上山。10K後到達新化部落分駐所 ,有山豬導覽牌。新化部落是個排灣族部落,有木雕藝術品,還看見一戶人家門前立有「823砲戰&山豬英雄」藝像柱,應是曾參加過金門823砲戰及獵取山豬英雄的家吧!再往前6.7K的三叉路口,一路都是漂亮的油杉林,空氣與景色都是一級棒,三叉路口左側土產業道路往 古發冷遺址因必須是四輪傳動車,路途又遠,祇好放棄。村內的方舟教室是提供學生課輔教學的一個關懷具典,學生可以在此溫習功課享用晚餐。

土板祖靈屋:是原住民頭目用來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及祈禱、占卜之處。傳統的祖靈屋以石板蓋成,門口都有象徵排灣族祖先的百步蛇雕刻。祖靈屋中央放置著500多年歷史的神柱」,是五年祭的主要精神象徵;祖靈屋的左邊放著小米酒儲存桶,右邊則是酒缸等女孩子的嫁妝,其他還有刺球、甕和彎刀等排灣族傳統文物。土坂部落仍保有傳統原住民社區風味。目前在土坂社區部落裡有兩座祖靈屋,是供族人祝禱祭祀之用,由於祖靈屋為相當神聖的區域,為尊重當地文化,若要參觀或拍攝留念必先徵得同意,免爭事端。

土板溫泉:位於集會場下方的溪邊,要四輪傳動車才可以過溪,祇好放棄回土板國小觀賞山地文化。

排灣族竹竿祭:位於土板村公園,排灣族山胞目前約四萬人左右,為本省14族原住民中的三大族,分布於屏東、台東兩縣,至今仍然保留了貴族制度,並有世襲法,在竹竿祭中充分反應出來而使祭典獨樹一格。竹竿祭每五年一次,是排灣族最隆重的祭典,祭典在1025日舉行,為期五天,目前以台東縣達仁鄉土阪村保留的形式較完整。

排灣族文化藝術社區:位於達仁鄉土坂社區,村內有住民木雕家,作品除了置放著作者住宅處外,村內道路旁偶也可看見。社區內許多家戶是現成的博物館,在社區內可體會排灣族的文化藝術,

毛蟹季:推動台東縣觀光產業文化系列重要活動之一。每年五、六月為毛蟹一年中最成熟之時期,成群碩大肥美的毛蟹群聚河溪流縫間穿梭覓食,以最佳狀態順流而下,繁衍後代。毛蟹季活動主要是要讓民眾認識本鄉自然生態外,更要讓民眾認識與體驗不同族群文化的風貌與精髓。唯受到八八水災影響,溪流生態全毀,海裡和支流的毛蟹,至今已很難看毛蟹踪跡。希望封溪復溪的動作能儘早恢復溪流生態。

土板吊橋:過土板村(68/7.5K),是原連接土板村與 新興部落的重要橋樑,也是年輕人談情說愛與村民吟唱謝天恩的場所,現下方已修築公路連接,吊橋功能儘餘旅遊觀賞用。

台板部落:位於土板村前的叉路上,與土板村同源於大武山脈,差別於部落的圍牆多了許多山地文化的圖鴨。

箕模族文化祭場:從台9444K處轉入經鄉行政中心抵位於安朔村入口處,祭場石碑不同於其它族群,每塊石碑都刻有文字,讓人一看就知道其意義,在祭場旁邊有座大龜文王國文化園區,園區內除提供冷熱飲外,展示了漂亮的南田石及箕模族服飾、飾品,此村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的原住民,但雜貨店卻傳來不熟的台語流行音樂卡拉OK聲,反而讓人在這原民部落中有隔隔不入的感受(據村民口述:村內年輕人大多已忘了母語,出社會為了容易融入台灣人的社會,所以要練習台語歌曲。)

浸水營國家步道:浸水營古道是大清帝國統治臺灣末期興建東西兩岸的三條通路之一,又稱三條崙古道,西起屏東枋寮鄉水底寮,越過中央山脈東下臺東縣達仁鄉,在大武溪口南方臨太平洋岸的大武鄉出海,全長47公里,是臺灣使用頻率最高也最長壽的古道,至今仍是山友最愛的登山健行步道。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浸水營 古道行程]

三角點基石:

觀音山:標高280公尺,有顆編號896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9443.75K處叉路,取右進台26線往南田村,直至阿朗壹古道檢查哨前的溪床停車。上溪床的檢查哨(要有申請古道入園證才會放行),進入約30公尺(第一支電線桿)抵右側登山口,取右廢產道上去都是植被、茅草、樹林地形,很難穿越,拿開山刀一路砍,10分鐘後遇叉路右上續拼,5分鐘後取右側小山溝陡上5分鐘至最高處就是基點所在地,但太久沒人走了,無路條又無路跡,找了三次都找不到,祇好放棄待有緣人來找了。摘錄退隱山林網站資料供參:

00:00從停車處前行,登山口在“南田130號”電桿旁右上廢棄產業道路,電桿殘留有舊路條,直行為阿朗壹古道,取右上廢產道草皮路上行,產業道路偶成“之”字形爬升,一路的菅芒草,不大好走。

00:15 遇一乾溪溝稍有落差,有繩子可助力上下,過乾溪溝續沿廢產道前行。

00:30 產道叉路口,取右上切進入乾溪溝,順乾溪溝上溯,此處路條多、路徑明顯不難爬。

00:33 再接到廢產道,越過廢產道再上切沿乾溝直上,不久進入灌木林,脫離乾溝,循路條右上長滿芒萁小徑緩上坡走。

00:40 抵觀音山山頂,標高286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896號,樹林中無展望,拍完照下山。

楓溪口山:標高197公尺,有顆編號4235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26線過南田村到90.5K處右上水泥產業道路(碼表歸零)1.1K觀景平台可俯覽太平洋海岸線 。

1.9K上抵最高點涼亭下方停車,涼亭有360度的展望。取涼亭下方的產業道路轉彎處(護牆噴有三角點記號)入樹林小山頭,約一分鐘抵基石處。矮灌木山頂平台不太,單向視野佳,照相後回程。

 

助矢山:601公尺 三等三角點4223

9442K處取左岔路往南興部落,左轉走約150公尺遇左岔路,有<山豬窟南入口>指標,取左走約5.3K到稜線鞍部遇岔路,取往大公農牧場方向續行,共走8.3K到大公農牧場停車,牧場已觀閉,鐡柵欄鎖住,取右強行進入即達農場房屋處,基點位在右後轉往大水泥蓄水槽旁登山口走,走約25公尺到登山口,左轉由岩壁陡上入樹林的小徑,走約25分鐘可達最高點樹林,順路標右下到小溪谷,再右上到另一最高點山頭,可見在空地中的助矢山三等三角點,視野尚可。但因太久沒人走,草長樹倒,開山刀也無法砍出一條路來,加上時間已晚,祇好放棄等待有緣人來找了。

大鳥萬 :標高360公尺,有顆編號800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9434.45K大武國中右側左上東70線往新化村方向,山路盤旋5K後到道路的最高點處(右側有台新化分線59)停車,電桿上有三角點噴漆,取右登山口穿越10秒鐘的短竹林後接廢棄林道緩上,緩上150公尺到最高點的電線桿處,基點位於電桿後方10公尺處。無展望。

其他行程:

土板村:北上台9/423.4K火車站大溪左轉東68線走6K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