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區

永康舊稱為埔姜頭,因為以前此地未開墾時,為埔姜樹蔓生之荒埔,所以得名,在閩南語中,「埔」是平地的意思,「羌」是鹿的一種,體積較小,「頭」是靠海邊或水邊的岬角,「埔羌頭」即是靠近海邊平地有鹿群的地方。明末清初的日本正是戰國時代,武士所用鎧甲多為鹿皮,臺灣是主要供應地,漢人以米、鹽等民生用品從事商業行為,向平埔族人換取鹿皮輸往日本,鹿肉做成乾脯輸回大陸。所以鄉名其來有因。

明鄭成功時為部將林、黃等員駐屯於此,改稱「永康里」。日據時改稱「永康庄」。光復後改庄為鄉,81年改制為永康市,五都之後改為區沿用至今。

永康區是明鄭時期漢人沿新港溪(今之鹽水溪)開拓之據點,漢人經臺江內海溯新港溪,於溪南岸聚居屯墾,又因位在郡城(今台南市)赴北要道而繁榮。

永康區是台南市村里最多的區,也是人口最多的一個區,近年蒙台南市副都之利,人口及房地產均有超高的成長率,對於區域內的綮榮是有助益的。

詳細行程(103/05/21)

蔣公堤功德碑:位於台一線327.5K三民里仁愛街底389號的臺糖永康糖廠辦公大樓前(仁愛街對面是新竹物流)(此碑與蔣介石總統無關),碑額書有「皇清」並刻有「雙龍」紋,為清高宗乾隆36(1771)正月,由朝廷頒賜之石碑,含有重要史料價值。除見證鹽水溪流域的歷史發展與地貌變遷,極具地方特色外,碑石另記載臺澎兵備道兼理提督學政蔣允焄捐出俸祿用以修建堤岸、添造橋樑,利濟全臺行旅之事蹟,彰顯蔣氏急公好義之善舉,含有重要史事淵源,極具歷史意義。現已被列為古物保存。

三崁抽水站:位於蔣公碑旁,具調節鹽水溪水位之功能。

永康糖場:位於三崁抽水站旁,雖已廢場成廢墟,但場內的日本神社遺址及防空洞群已被列為歷史建築保存,場內古木參天也足得順遊 消暑。

經國先生紀念館:位於永康公園內(原為雲山農場),係蔣總統於擔任退輔會主任時曾多次來訪而指示於47年興建,行館是磚造平房,非常簡單,沒飲水設備也沒電,有一客廳、一臥室、一專用衛浴,室內擺設家具簡樸,有桌椅、置物櫃、竹桌(臥室),而至今尚存的有大盤座藤椅2張、四角柱置物櫃4個、三角柱置物櫃2個供國人憶往。

永康公園:位於復興里興國街60號(砲校大門對面忠孝路沿指標可達),由大門入口即可見到長滿荷花的綠池水環繞山丘,水源係天然湧泉,終年不枯竭,分上下池,可調節水位,是天然溼地,動植物生態豐富,可看見居民來此釣魚,園內另設有生態步道、觀察台,竹棚,上坡後有經國行館、草皮、涼亭....等。另有M-48A3戰車增添公園景色。是一座兼具運動、休閒、生態、藝文及展演等多功能的綠地公園。今天來還看到有 遊客帶象龜來散步咧!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位於鹽洲里國聖街上(1328.5K保寧宮牌樓進洲尾街即左轉國聖街約100公尺未到十字路口的右側)。台南縣政府為讓縣民緬懷其勳績,不忘其德澤,特於其墓址勒碑,俾供憑弔,碑記曰「史載成功墓在台灣縣武定里洲仔尾,即今永康市鹽行里,清康熙38年奉旨歸葬福建南安墓園,惟里人崇其忠義,仰其志節,春秋俎豆,歷久不衰」。按:鄭氐遺骸已於當時運回大陸安葬。

復興老兵文化園區:位於復興路423巷內(台南榮總醫院前的巷子左轉進入/小東路與復興路交叉路口),是眷村彩畫又一例,小巷弄在榮民、志工以及學生們的努力之下,一筆一畫的,將原本的水泥紅磚牆,築起了一幅幅夢想中的美麗街道。

在黨性忠貞的眷村內,竟然會出現"蔣公笑看國民黨上天堂"作品,真是 匪宜所思!

三角點基石:

五風:編號489號的三等三角點489號基石,標高10公尺。原位於永康區,因南科之開發被掩埋。現移位至台南市善化區[詳細位址如善化區行程]

其他行程:

永康公園:中山高速公路下交流道/永大路三段/永大路二段/大灣路/復興路/復國路/興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