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區
龍井區早期為平埔族帕瀑拉水裡社社址,取其譯因稱為『茄投』;另有一說指此地早期舊稱「龍目井」,因在龍泉里附近一帶,村中有一古井,狀似龍目吐珠,常年湧泉,味甘可口,為一勝景,大正九年(1920)據此名勝而改稱為「龍井」沿用至今。清朝雍正年間,初有林、戴、石三姓墾戶,向平埔族地拓墾於笳投一帶,當時尚屬未闢荒埔,直到漢人大量移民至此,耕地漸開而形成海埔厝、山仔腳及龍目井等聚落。
詳細行程(103/03/05)
龍泉岩:位於龍泉村沙田路龍目井巷123號,廟祭祀清水祖師,民國11年由附近居民集資建立。清水祖師是由大陸分靈來台,俗姓陳名應或昭應,法名普足,以利物濟世為職責,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台灣多稱祖師公、祖師爺、落鼻祖師,其生前隱居於清水巖,故稱清水祖師。
龍目井:位於龍泉岩廟前大樹下,依據彰化縣志記載:「龍目井在邑治北十七里,其泉湧起數尺,如噴玉花,山下田數畝,皆資此泉灌溉。色青味甘,里人多汲焉。旁有兩石,狀若龍目,故名」。但如今井水已乾涸已久,已成為當地居民休憩聊天所在地。
磐頂教會:位於遊園南路361巷15號,是目前台灣三座船型建築的教堂之一,也是目前保存相當完整的建築,船艙外壁外圈配色為天空藍、中間為白色,船艙外壁漆上地中海建築的藍與白,與天空相互輝映,猶如一艘航行海上的巨型大船,獨特醒目的外觀,已成為當地熱門景點之一。
泉源再現綠廊道:入口處位於龍井戶政事務所旁,是一成功再造的河景,配合旁邊的木棧步道,全長3.7公里, 西至龍津村的龍津橋止。走在經過美化的河川及充滿綠意的行樹下,不僅讓居民多了一處散步的場所,也成為衛生所推動減肥工作的重點地點之一。 步道旁也是大排自行車道,與車道共構,沿路風景優美,座落在車道上供人休憩的涼亭,每座特色皆不相同,沿途還有特殊造型的路燈,將眼前的風景妝點得更加美麗。而騎在單車道上映入眼簾的還有寬廣的海面,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的大海讓人心曠神怡。
亨德紀念公園:位於南寮社區。民國四、五十年間在東海大學任教的 亨德教授,有感於此地用水困難,乃變賣家產並向外集資建立了引用水系統,解決了居民要到遠處用牛車或肩挑運水回家的難題。當地居民乃建立公園永遠感謝其恩情。這裡另有福建宮、小而美的森林公園,也是竹坑南寮登山步道的終點。
龍井堤防自行車道:位於大肚溪北側的堤防上,東起龍井區至大肚區交接處,西至臺中火力發電廠東側,全長約3.7公里,平均路面寬4公尺。車道兩側除設置造型護欄,維護民眾騎乘安全外,因堤頂視野寬廣,沿線設置觀景台、休憩涼椅及栽植蔽蔭樹木等,是一設施鄉當完善的綠廊道。車道結合週邊景觀設施,沿途依序有享譽全台的金蘭西瓜園區、高灘地整治而成的健康步道及籃球場、銀髮族常於此舉辦球賽的河濱槌球運動場、河濱公園、潮間帶浮游生物帶來豐富漁獲的麗水漁港、賞鳥區及歷史悠久的福順宮等,是親子踏青攬勝的絕佳去處。
龍目井步道:位於龍新路「三陽五府天宮」牌樓旁,全長僅560公尺,落差不大,上下一程不用30分鐘頂端有多座墓園,好像專為掃墓之便而設,沿途可觀大肚山山巒景觀,頂端接柏油產業道路,可參觀全省僅有的大肚山高壓電台群景觀。
竹坑南寮登山步道:為龍井區公所於2008年改建的一條功能已式微的古道,該條竹坑通往南寮的古道在人工刻意維護下,現已成為居民及喜好山林的民眾一個熱恪的景點,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竹坑南寮登山步道行程]。
三角點基石:
安良港:標高4公尺,有顆編號73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由國3龍井交流道下往龍井方向行,接中山一路,前行接台西南路。停車於台西南路228巷3號建物旁。
循3號建物經旁抽水機房至屋後,右側稻田中央一座高高的土堆,基石位於土堆上,因水田放滿了水無法過去摸點,遠遠的照了張相當紀念啦!
竹坑:標高206公尺,山頂有顆編號161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由台中市區沿台中港路經過東海大學至遊園路口左轉遊園南路(中75線),直走2公里遇中庶路右轉,再走0.5公里到底右轉(往沙鹿方向)太平路後,隨即左轉第一條巷子(太平路7巷),前行不久的右轉彎處再過一右彎處停車,左前方有一土石產業道路,路口有<瑞井登山步道>指標,右側道路護石有三角點圖示。開車進入左前方的產業道路(石子路),大約再開個5分鐘進入拒馬砲陣地區(沿途均走右岔路即可),直行200公尺看到路右側20公尺處有一唯一的一欉小竹林,基石即位於該欉竹林後方,步行不到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