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寮區

田寮區早期並無原住民部落居住之史書記載,明鄭時期曾作為援剿中鎮屯墾地域。到了清乾隆末年更有大批漢人移入開墾,並在墾成之田中築寮成莊,鄉名因而得稱。

田寮區現依姓氏整理及各家堂號以及由墓地墳地觀察,獲知祖先均來自大陸福建省漳州和泉州,由於全鄉均在丘陵山地,農作困難,居民養成勤勞儉樸、克苦耐勞的習性,並蘊育了鄉民樂天知命忠誠敦厚的民風,田寮區名雖歷經年代更替、社會變遷和時代進步之衝擊,居民們仍不斷沿用至今。田寮區緊臨阿蓮區,大崗山內的風景區各景點,亦等同。

詳細行程(103/11/26)

月世界:位於崇德里、古亭里一帶。3號高速公路->下田寮交流道->西北路左轉->直走,遇到岔路岔路走左邊的田尾仔>接省道28月球路可達。省道28上,以二仁溪為邊界與臺南市為鄰。月世界地形景觀為古坑層的分佈地區,月世界地形中間是塊低窪谷地,四周大部份是裸露的山脊,呈鋸齒狀,尖銳突出,林木生長不易。這塊窪地由於長期受雨水沖擊,形成尖鋒利脊的地形景觀.這種景觀在明月當空之際,倒影在靜靜河水中,彷如廣月寒宮,故「月世界」之名應然而生,每逢中秋節日月色朦朧的夜晚,是欣賞月景的最佳場所。早期的月世界地帶是一種低丘陵分佈的地形,泥岩上覆蓋著約2-10公尺的礫石層或粉砂層;由於陸地上昇,二仁溪侵蝕,使得礫層逐漸被切割沖刷流失,露出底下的泥岩,由於本區的降雨集中於六、七、八這三個月,而且主要是西南氣流及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很輕易地把顆粒細小,膠結鬆散透水性又低的泥岩沖走形成泥流,坡壁崩塌,因此形成了今日月世界尖峰利脊,寸草不生的地形景觀。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田寮月世界行程]

月世界泥火山:位於,「泥火山」其實不是真的火山,那是一個斷層帶,也是一個破裂帶,因為泥漿與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後堆積而成,噴泥口不停的湧出泥漿十分活躍,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從平水位,逐漸升高,終於泥漿溢出水面,像燒開的水般湧出一顆大氣泡。在泥漿上方點一把水,可看到火光燐燐持續燃燒,證明有易燃的氣體從地底下釋放出來,是很棒的戶外教學題材。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泥火山行程]

日月禪寺:位於崇德里月世界泥火山景區入口旁,四周群山環抱,氣勢雄偉,景色奇麗,矗立在月世界山腳下,為荒涼僻靜山區憑添一富勝景。

田寮-石頭廟:位於新興里新興路2-7(田寮區公所/田寮國中/朝元寺/丁字路口高14左往牛稠埔方向/新興國小/三叉路口直行(右往3高岡山交流道)/杞娘媽廟/義民廟三叉路口取左進石頭廟。),國道3號興建期間,由於營建商倒閉,導致受僱來台的泰籍勞工生活陷入困境,無錢返國,當時無極慈玄聖天宮住持師父釋天樺好心協助,透過田寮分駐所、間接由新聞媒體向外求援,獲得彌陀區海明寺與信眾的支援,讓泰勞以工代賑方式湊足盤纏,趕在兩年的入境期限內陸續返國。這群外勞朋友為了回報,以一人一石建造出這座石頭廟的雛型,後續由義工詹國華等人陸續完成內部的石、貝裝飾工作,前仆後繼約12年完工。泰籍勞工建廟報恩的感人故事,二度登上媒體,使「石頭廟」與「泰勞廟」的名聲不脛而走,成為田寮區新興觀光景點。

石母乳:位於大崗山的後山崗安路,發現於200年前,當時當地居民當神尊造化,非常地顯靈,每當此居民孩童生病時,家長就會到此接引由石母乳所滴下的乳水喝飲,水到病除真神奇,因此當地稱石母娘娘,並當地弟子為石母娘娘誼子。此處因鐘乳形狀似母豬之乳房故得名,十乳終年滴水,是觀察鐘乳石最佳之處。

一線天:位於大崗山景區的後山,相傳是清朝永曆36年大崗山發生「山鳴」,山背自南而北龜裂所形成的一條山溝,站在洞內抬頭仰望天空,只見天空形成一直線,故名為「一線天」。與墾丁國家公園的一線天有異曲同工之妙。洞內的景觀原始又自然,岩壁上有很多鐘乳石的痕跡,可惜有一些已遭人為破壞,洞口附近蜿蜒而上的樹是棵大葉雀榕。

朝元寺:位於本區南安里崗安路十四號。建寺已有三百餘年,主祀神佛為觀音佛祖,配祀神佛為如來佛、三寶佛、釋迦佛、土地公、善才良女。為本區供奉眾多神佛的寺廟之一。最讓人驚奇的是,智淨師父塑像鬍子愈長愈長;振定師父說, 最初塑像鬍子的長度才到盤腿處而已,如今已超過雙腿,下垂到小木桌下緣甚多,令人驚嘆。

三角點基石:

新鳥山:標高74公尺,三等三角點504號基石。

28線西向續往田寮方向行,至台28線約16K處,右轉高138線往大崗山高爾夫球場方向行(過高爾夫球場三叉路口仍取直),約0.75K停車於路左民宅空地。

登山口位於高138線上(新路高分15號桿續行15公尺/柏油地面噴有紅色三角點標示),取右由駁坎缺口緩上山徑,沿途為雜木林,走6分鐘抵達新鳥山3-540號基石,山頂無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