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孝峰&月光山O型連走           難度1.9分、可看度1分

克孝峰:標高404公尺,位於高雄市美濃區, 又因位於雙峰山之南,原名叫「雙峰山南峰」。係由找路人(呂慶福) 為紀念林克孝先生而改命名之。找路人為這座山披荊斬棘,開闢新路,山頂設有簡易休息亭,展望良好。常有山友到此泡茶聊天,凝聚山友的熱忱。

雙峰山:標高548公尺,是美濃人心目中的「主山」。山形像座筆架,是美濃人認為耕讀傳家的象徵,它在地理上亦是一個具有風水意義的龍脈寶地,清代後期興建的夥房中軸線都是對著雙峰山,今留有雙峰街可資印證。

月光山:海拔647公尺,山頂有顆編號487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是玉山山脈最後一座超過600公尺的山峰,位於美濃區與杉林區、旗山區之間,在美濃區看山頂,弧度有如初月,在杉林區下寮一帶看月光山,山尾凹落處如新月初昇。

月光山步道:自步道入口往月光山長2.96公里,是由林務局早期維護的一條健行步道,沿路適當地點就設有哩程樁及哩程指示牌,原係美濃區相當熱門的登山路線,因颱風造成步道部份毀損而没落。

詳細行程(108/11/10)

08:00 車到美濃區月光山隧道前,右轉圓山街小路。 稍行不久,即見路左有間客家特色的"夥房"。至四叉路口取左經福德祠。

08:15 月光山停車場,整裝後,於停車場休息亭左側木質欄干缺口拉繩下乾溪,再踏石過溪。

08:17 拉繩小上即是克孝峰的登山口,從這裡到克孝峰常見林克孝先生的書摘短句,緩陡上的步道旁儘是刺竹林。

08:31 拉繩小上不遠見<石壁裂開,小心墜落>警告牌,右側一塊巨石間有裂縫,也許在某一天就會裂開墜下。過後是林木密集緩坡,路徑明顯。陡上處均有拉繩確保。

08:50 小段拉繩上抵南稜觀賞台,終有展望,樹旁置放有一塑膠椅,可下瞰美濃小鎮風光。之後沿著稜線緩陡上。 右側賞山巒,左下賞溪及平原美景。

09:03 小段岩稜上抵克孝峰。設有簡易觀景雅座供賞景,也設有簡易廁所。站在山頭,視野開闊,令人心胸舒暢。除美濃街景外,也可看到美濃湖。休息20分鐘後拉繩緩急下切三分鐘再上,<雙峰山產道>指示牌。

09:33  <克孝危稜>指示牌,對不常爬山的山友,這小段拉繩坍塌地段是有點小難度,小上下二座山頭。

09:42 下到<不通>指示牌重要路口,左下舊路已被拉繩阻絕,上方有<克孝峰&雙峰山產道叉路口>指示牌,取直上的拉繩二分鐘遇大岩壁,續拉繩直上。

09:50 接上產業道路,有支電力桿。掛有布條,順產業道路左下往雙峰山,右往月光山,先取左下行。

09:53 路中央的大石(石敢當)三叉路口,直下可縱走靈山、旗尾山不取,取右側光整的產業道路上行。

10:05 雙峰山。山頂有電信基地台,一旁的巨岩是雙峰山的最高點。爬上巨岩頂,展望極佳,西南可眺望旗尾連峰綿延起伏及傍著山脈南流的旗山溪。北方是旗山溪在杉林與旗山間的沖積平原。東北方向,修竹矮叢的後面,隱約可見月光山的山頭。小休後原路下山。

10:20 回到「石敢當」三叉路口,左轉回09:50克孝峰路口,續行產業道路往月光山行,右側樹隙偶可看見月光山。

10:28 接水泥路面不久即見三叉路口,<左上月光山1.16K &直下登山口1.8K>哩程指示牌,取左上前往月光山。

10:31  <2K>月光山步道哩程樁,續上。可見左下方的楠梓仙溪與對面的旗山區市容。

10:48 枕木步道小上接叉路口,<月光山0.36K &登山口2.6K>哩程牌,右前直行已廢的林道應是已廢第一登山口上來的路,取明顯小徑直上不久拉繩緩陡上。

11:00 月光山。<登山口2.96K>哩程牌及<2.96K>月光山步道哩程樁各一,山頭長條狀,基石旁有幾張石砌的休息長椅。午餐休息40分鐘後下山。

12:10 10:28三岔路口接水泥產業道路,取左下登山口。

12:29 產業道路彎道處,原第一登山口,可直上月光山,現在已封閉,長滿了雜草,電線桿上仍有三角點圖示,<月光山2.21K &登山口0.75K>哩程牌,續下。

12:42 月光山登山口,設有大型展覽牌及<0K>月光山步道哩程樁各一。續下。

12:52 回到月光山停車場,剛好O型一圈,上車回嘉。

其他行程:

下國10美濃交流道,接140縣道,經美濃民俗村,左轉美興街(181縣道7K/往甲仙、杉林方向),至6K在進入月光山隧道前,右轉圓山街小路(碼表歸零/限行小車),行1.2K抵四叉路口(有月光山指標/人字幹206電力桿/中圳258路灯),取左經福德祠抵月光山停車場(1.7K)

後記:林克孝:曾任台新金控總經理,生平熱愛登山活動,著有「找路:月光。沙韻。Klesan」一書,深入南澳山區走完「沙韻之路」,於2011810日攀登南澳鄉束穗山斷崖時,意外墜崖身亡。生前致力於尋找一個被人們所遺忘的泰雅族歷史故事---莎韻之鐘。他多次探勘南澳山區,探尋當年泰雅族人從南投跨越中央山脈到南澳的遷徙路線,也因而與當地原住民部落發展出情同兄弟父子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