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濮富士山 難度2.9分 可看度0.4分
馬海濮富士山又名麻平暮山,海拔2,617M,二等三角點1458,台灣百名山#038號,與尾上山、再生山、武浪洋山、武令山及母安山同稱盧山六寶,位於南投縣盧山,峰頭呈完美的等腰三角形,狀似日本富士山而得名。馬海濮富士山因霧社事件電影而出名。電影中的馬赫坡即是馬海濮,是該事件最後一次相當悲慘的大戰役之地;1958年,其南側稜脊斷落1200公尺,崩崖直落萬大北溪溪底,是為馬海濮大崩壁,也是本省規模最大的山崩。其北為馬海濮溪,溪畔有個馬海濮岩窟(約1750M),是當年泰雅族馬海濮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抵抗日軍的最後死守地點,也是"莫那魯道"最後的歸所。。岩窟寬約2M,深約10M,高約1M,由洞口向內遞減。
由登山口上至山頂來回約11.6公里、落差約為1000M,需時10-12小時,加上山中視野不佳,所以較少人拜訪,因此路徑常常被雜草和芒草覆蓋。攀爬此山應有護頭護手之措施及開山刀開路之準備。
詳細行程(102/04/28)
08:00 停車處出發,稍上為最後工寮,取右續上土石產道。
08:08 上200公尺後到產道終點,也是登山口(1,862M)。登山口展望好視野開闊,可看到盧山溫泉區,稍休後即出發。樹林下的緩上路徑雖無日晒,但也無景可覽 。
08:50 第一處崩坍處(也是全線最具危險的地方),小下切後橫越20公尺不穩細岩片,天雨走這裡要特別小心。
09:00 越稜點(2,152M ),<左 上往馬海濮岩窟&直下往馬海濮>小鐡片指示牌,小休10分鐘後取直下切。
09:25 急下切至溪谷水源地,右上有瀑布,小溪澗左下不到10公尺即取右 拉繩陡上的路徑再腰繞續行。
10:15 松樹林小休15分鐘(2,267M)。出發不久即遇一個第二坍方,難度不高,拉繩小下切續腰繞。 腰繞路段常有咬人貓出現,要注意!
10:50 下抵鞍部,取左下30公尺,右上續腰繞。
11:00 凱旋碑。又稱為英雄碑,是由一片近六、七十公分高的大石板,及幾片小石板所組成,這裡是馬海濮族人出外獵取外人首級後回部落前的首級(或是動物)清理處,據領隊敘述,原住民並非傳言的興喜獵人頭,而是因故才會獵殺,取人頭後總會在此處去除腦髓等易腐爛之部位,並將頭髮分送隨行有功人員,再根據死者身材體型,豎立大小不一的石板為記,故曰「凱旋碑」。回部落後再用藥酒供奉。族人若未戰勝或無獵物回來,到此碑都會等晚上再摸黑進入部落,反之則大白天光榮進入並可獲得族人肯定的歡迎。休息10分鐘後取右前山徑緩下。
11:25 三叉路口,攻頂還有300M落差,這裡也是馬海濮的O型路線 分岔處,南稜線,較遠也較緩,路條較少也較舊,較少人行走,。(一般都走西稜線,較陡也較短,路條較多也較新),<左上馬海濮&直行盧山>小鐡片指示牌。小休後取 直上馬海濮(南稜線)。
12:00 上至稜線(2,427M)取左順稜線朝山頂而行,稜線上儘是箭竹,路條也較老舊,這裡也是開山刀發威的地方。
12:41 小下切一片箭竹林到三叉路口,左下是O型路線急下切經巨木群的路徑,取直續上。
12:44 登頂馬海濮富士山。山頂無展望,腹地不平也不大,享用中餐休息50分鐘回12:41三叉路口取右急下之山徑回程。下山之路雖然可縮短時間,但相當陡,從這條路上來的團隊應比較多,所以路條也比較新。(急下坡大多是拉箭竹下滑,但要注意不要拉到一種長滿刺的小植物,會讓人痛得哇哇叫。)
14:30 經紅檜巨木群路段下抵三叉路口,取右續下即回11:20的三叉路口。
14:40 回凱旋碑。
16:20 回溪谷水源地。
16:56 回第一坍方處。
17:33 回登山口,續下回停車場後,上車回嘉。
其他行程:
05:00 嘉義/國3/國6下埔里/台14線霧社往廬山在87.5K右轉往廬山溫泉
07:07 盧山溫泉過公有停車場右下溪/過溫泉橋右轉(產道0K起算)/0.1K叉路左後沿盤旋的產業道路緩陡(有觀月小莊)指示牌。
07:11 1.3K三叉路口取右上<森喜泉休閒別墅>指示牌&<直行下往馬赫坡古戰場、再生山>,過森喜泉休閒別墅後遇三叉路口右上再經三叉路口直上
07:20 三叉路口,左上即再遇三叉路口,取右上,二分鐘後再遇髪夾彎取左續上, 即再遇三叉路口取直行
07:33 上抵7.1K最後工寮前40公尺的右側大水泥蓄水池(此路段為土石路),右上一暫設的小停車場(一般轎車及四輪傳動車均祇能到上停車)。
後記:霧社事件~莫那魯道
1906年4月,有[理蕃]總督之稱的佐久間左馬太上任1910年起積極推動[五年理蕃事業],開始武力征伐原住民並搜繳槍械彈藥,日人不以人道對待,動輒打罵之事時有所聞,莫那魯道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爆發了震驚中外的[霧社事件]。
1930年10月27日居住霧社附近的馬海濮、荷哥、羅多夫、斯克、波阿倫、塔羅灣等六社因不滿日人長期蠻橫欺壓,由馬海濮社頭目莫那魯道率領,趁霧社公學校舉行運動會時,一舉殲滅在場所有日警日人,並攻擊.焚燬附近駐在所,切斷對外連絡,進行防禦作戰佈署,準備決一死戰;消息傳出後日警大為震驚,調動臺中、臺北、臺南、花蓮港的部隊,以及屏東機場的飛機討伐霧社,雙方激戰數日,原住民的勇猛終不敵槍砲,莫那魯道率眾退至馬海濮溪中游的岩窟,族人紛紛自縊,困守叢林的莫那魯道與日軍僵持一個月後,在日軍不斷發射毒氣與砲彈的威脅下,自殺身亡,結束了這次轟轟烈烈的抗日事件。
事後,日人心有不甘, 於1931年4月25日深夜縱容與霧社群有宿怨的道澤群偷襲生還者,史稱[第二次霧社事件],經過兩次劫殺,霧社群由1400人減少至298人,而後迫遷川中島(清流),又逢疫癘橫行,使得霧社群幾近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