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鄉
口湖鄉原名「烏麻園」,古稱尖山堡,本名象鼻湖。乃因往昔此地遍植烏麻。後來改稱口湖有二說:1.光復後由於本地四周均有魚池,且廣闊如湖,故稱「口湖」。2.由於本地地處四湖、後湖、內湖、施厝湖等以『湖』為地名之聚落群的入口位置,因而有『口湖』之稱。早期先人於明未清初時期。由福建省漳、泉二州遷來定居。
口湖鄉位處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各景觀點所在地也都是靠近海邊,雖無臨近四湖鄉以海景發展為其觀光產業的雄心,卻也保留了純樸的海園景觀。
詳細行程(103/06/11)
成龍濕地:位於成龍村(台17線105K-106K處),原本為靠海的農耕地,遭受1986年的韋恩颱風及1996年的賀伯颱風侵襲,導致20年來長期積水無法耕種。隨著環境演替,逐漸演替成一片寬廣的鹽分沼澤。經地方文史工作單位及教育單位的加飾後,成為一處濕地景點,每年冬季總是吸引了眾多候鳥停留過冬。
湖口溼地:位於湖口村(台17線105公里處轉海堤可達。與成龍濕地臨界),形成的原因同成龍濕地;湖口溼地出海口外的沙洲有統山洲、箔子寮汕、外傘頂洲,沙洲上無人居住,人為干擾較少,周圍有豐富的食物供給,成為重要的鳥類棲息地。
馬蹄蛤展示館:位於金湖村養魚路5-3號(台17線口湖→金湖龍台宮後方)。展示館可付費生態學習,費用可折抵館內消費,是一處親子共長的場所。馬蹄蛤生長在無污染之天然海域,攝食含豐富蛋白質的藻類,因此,營養成份較文蛤、牡蠣及蜆高,其所具有之微量元素與胺基酸,有抗突變作用,能夠保護染色體,故可能有預防癌症發生的作用,可說是現代人養生聖品。尤其蛤肉內呈黑色之生殖腺,含有大量荷爾蒙及微量元素,常食用能強身治病,不僅女性可達到養顏美容效果,對於男性更有不可言諭的功效,可稱為「黑色威爾剛」。此外,由於其高營養性,也可幫助兒童成長與發育。
臨海園濱海公園休憩園區:位於馬蹄蛤展示館西往海堤不遠處,透過整合地方資源與遊程規劃,開發鄉內共計21公頃土地,園區緊臨金湖漁港,內建有觀景台、水上步道、紅樹林及綠化景觀等,尚包括海洋牧場、休閒生態走廊、營造漁村新風貌,天氣好時,釣客人手一竿在海堤內外享垂釣樂趣,同時體驗口湖海洋文化之美。
海口故事園區:位於海園海堤道路往北不遠處,占地21甲的園區,是一新興的景區,有遊客中心、裝飾蛤瞉外表的洗手間及淋浴間、露營區等設施。
台子漁港:位於牛尿港基石附近不遠處(台子村),有二個港區,停留的都是近海漁業用的機動膠筏,也難怪村內蛤瞉很多,蛤蜊應是此村重要的漁獲產品。
鄭豐喜圖書館:位於中正路(164縣道口湖鄉公所不遠處)。鄭豐喜先生出生於口湖鄉,因「汪洋中的一條船」一書而聞名,書中闡述其一生奮發求學的坎坷人生及奮鬥歷程,受到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的讚譽,該著作曾被改編拍成電影、電視劇並榮膺金馬獎。1974年獲選為中華民國第三屆十大傑出青年,並於民國1975年榮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青年獎章」、「國際青商會十大傑出青年」、「十大傑出自強人士」。圖書館建築外觀呈現一艘船的形狀。館內除了一般藏書外,還留有鄭豐喜先生生前用過之書籍、義肢、衣物、獎狀…等遺物擺設館中供人參觀,緬懷鄭豐喜先生不屈不饒的精神。
三角點基石:
牛尿港:標高7公尺,有顆編號1128號的二等三角點基石。
台17線104.7K處穿越61線高架橋下,續行台子路1.6公里進村落稍行至海堤旁的丁字路口<左往天台宮&右往台子港>指標,先取左行160公尺抵達天台宮停車。
繞到天台宮後院,見一圓錐形大土丘,二等基石就鑲嵌在東邊底座的紅磚凹槽裡。
牛尿莊:標高8公尺,有顆編號400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及聯勤內埔146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及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各一顆。
台17線106公里處(台61快速路高架橋P3-P4橋墩下)停車。
從“成龍223號”民宅右側空地進入,經半廢紅磚屋前走到民宅後(廢宅內有養狗,別太靠近。),穿過幾株木瓜樹上雜林土丘高點處便發現三個基石並列在土丘上,往雜草堆找一找便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