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區

龜山區地名之由來向有二種說法:一說因本區壽山嚴觀音廟前,有一山丘,狀如龜形。緣此,昔時嶺頂稱為龜崙頂,而舊區公所一帶稱為龜崙口,乃平埔族龜社之原住民(Cournangh)聚居之所,山以社音得名。另說法則認為與地形有關。蓋龜山區之地形係由一丘陵台地合成。丘陵即東南部之龜崙嶺丘陵,是介於台北盆地和新莊斷層之間,作東北東,西南西走向之獨立地塊;台地即西北部之林口台地,高度約在海拔240260公尺之間,傾斜度很小,面向西北伸延至蘆竹區和林口區。從空中鳥瞰,丘陵似龜首,台地似龜甲。故名「龜山」。

龜山最早的起源來自於龜崙族(Kulon),為臺灣平埔族之一,原居於今日桃園市龜山區一帶,本來被學者歸類為凱達格蘭族,後來李壬癸先生依據其所蒐集到的語言學資料,證明其為獨立的一族。相對於其他平埔族,該族人口較少且目前已經幾乎全面漢化。

龜山區的地形以林口台地和龜山丘路陵(山子腳山塊)為主,尤其林口台地占據本鄉面積三分之二。林口台地又名平頂台地,位於臺北盆地西緣,原為古石門溪沖積扇的北部,後因臺北盆地陷落,發生相對的上升,所以屬於斷層地壘。地盤上升後,從邊緣部份,發生小溪切割作用,各溪向台地中央,作溯源侵蝕作用,惟仍保留20%的廣闊平坦面,林口台地輪廓略作梯形,面積約188平方公里,跨於新北市八里、林口、五股、泰山以及桃園市的蘆竹、龜山等六區。龜山區位於林口台地正南方向,約占台地四分之一。區內除有多家科技公司外,更有長庚醫院等豐沛醫療資源,及首屈一指的臺塑長庚養生村,奠定了本區發展「白色工業」的深厚基礎,讓本區成為名符其實的「長壽龜」。

民間習慣以接近林口區的地區叫為上龜山,下方接近桃園新莊的地區則稱之為下龜山。

詳細行程(105/05/20)

桃園林口觀光酒廠:位於上龜山文化一路55號,酒廠為合併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台北酒廠、板橋酒廠、樹林酒廠,重新改造而成並命名為桃園酒廠,於民國76年正式啟用,發展為北部地區產能最大、設備最現代化的米糧釀造酒生產工廠。酒廠以生產紹興酒為主,民國85年著手釀製日式清酒,成功推出「玉泉清酒」,為全國唯一生產日式清酒之酒廠;後來更推出「玉泉紅麴葡萄酒」,為台灣市佔率最高的葡萄酒品牌。除了致力各項酒類研發外,並且轉向開發更多元化的生產方式,推出「台酒清酒粕面膜」、「台酒紅麴養生薄餅」。為朝多角化經營,場內除了從事酒品生產外,另設置展售中心,並設有「清酒館」、「紅麴館」、「酒銀行」…等製程展館,開放民眾或外來觀光客參觀。

林口中正體育園區(國立體育學院):位於上龜山文化一路250號,開車進入直走後,可看見志清湖。園區面積寬廣,內有體育園區、長庚醫學院、長庚護專等學府,及符合國際標準的體育設施,且花木扶疏,假山拱橋,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是休閒散步運動的好去處。

壽山巖觀音寺:位於萬壽路二段6111(台一龜山往新莊的路上),創建於清乾隆七年(1742),是桃園市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廟宇,經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寺廟內主祀神明為觀音媽祖,廟宇建築為兩殿兩廊兩護室的形式,石雕與木雕的技巧都相當精細,民國五十二年時的修建工程還添加了屋脊剪黏的裝飾,庭園中也有石林造景、噴水池、涼亭等設施供信眾休憩。寺廟內有一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慈航廣濟」匾額,是由當時的福建水師提督所贈與,是見證觀音寺歷史的重要文物。觀音寺後有座 壽山巖公園,爬到頂端有很好的展望。

龜山中正公園:位於自強北路上(台一 省道龜山段轉自強北路即達)。為龜山鄉最早開闢的公園,佔地約2公頃,花木繁茂,綠草如茵,涼亭石椅錯落其間,景緻優美。另規劃有兒童遊樂設施,健康步道及一隻全台最大的石龜,也是龜山區的精神象徵,是一處提供鄉民休閒的空間。

龜山第一河濱公園:位於陸光橋到長壽路間(台一 省道陸光新村旁),這是南崁溪整治後的公園,除沿著河岸迤邐的自行車步道和人行步道外,河川公地上另設有花木扶疏的大型公園綠帶,水務處貼心的施作溜冰、籃球、網球、槌球等場地及兒童遊樂區、老人休閒運動區。可串連到虎頭山公園、桃園體育園區、桃園巿多功能藝文園區、台茂購物中心等地區。

水岸自行車步道:位於河濱公園內,從南崁一號橋一路蜿蜒到蘆竹鄉南崁溪橋,全長15公里。

星月橋:位於河濱公園內,跨越南崁溪,橋下魚兒成群及釣客舉杆情景,就可見證南崁溪的整治成功的。

眷村故事館:位於光峰路43(龜山國中右側200公尺處),由原陸光三村 文康活動中心改裝而成,館內仍保留多樣眷村文物,熱心又專業的講解員杜怡萱小姐更是如數家珍的說出眷村故事館的來龍去脈,這裡每年610月仍有相關的眷村活動,是全台灣保存眷村文化最得力的地方。

憲光二村:位於大同路138巷進入即達(龜山國中前),是桃園市唯一的憲兵宿舍,與大溪太武新村、中壢馬祖新村號稱眷村鐵三角。可惜居民遷離之後,因缺乏妥善管理而變成廢墟,用鐡皮將眷村四週封死,村內僅剩野狗群居住,已不適合入內參觀,憲光二村曾因電視劇《光陰的故事》作為拍片場地而爆紅,也常吸引部份人士強行進入找尋眷村文化遺跡。

大坑桐花步道:位於大湖路160巷底。是龜山登山協會探勘及號召志工整理完成的一條環狀登山路線。登山口的右側有大片的茶園,左側附近有竹林及農園,水泥路至此接農路,續行農路不久,遇左岔路,依指標取右行,這條寬闊的土石路沿著山麓緩緩下行,路旁有竹林及拓墾地。選對季節來,一路的桐花樹及各種知名的樹種都立有解說牌,O型一圈約2.5小時。除了步道起點的一段水泥步道及陳厝坑的產業道路外, 其餘路線都走在林蔭裡,泥土山徑,自然質樸,上下坡處僅以木板工法鋪設土階,符合生態,保持原味。雖然有上下爬坡,但爬坡都不長,有點小累,但又不會太累,是一條長短適中,可以賞桐兼登山的山林踏青路線。

三角點基石:

陳厝坑山:標高256公尺,有顆編號844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車行進入大湖路160巷,巷道經過大崗營區後,沿著營區外牆迂迴繞行,抵達盡頭的富友倉儲廠,就是大坑桐花步道的起點。順著水泥路續行400公尺到達水泥路終點停車,這裡也是通往桐花步道的登山口,路旁立有一塊導覽地圖。

取右側有拉鐡錬的土質產業道路直走,右側是大片的茶園,左側是雜木林,走約200公尺到丁字路口,下方是台電正興建的[林口~頂湖畔36]電塔,取左產業道路續行不到100公尺即見基石。

山子頂:標高209公尺,山頂有顆編號720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開車從自強南路81(龜山國小旁)進入經第三運動公園續上至幸福二十五街停車。車行不到10分鐘。

    從幸福社區活動廣場勒石及涼亭對面取石階步道緩陡上,經自來水蓄水塔續上至稜線,取左寬稜線續行即見大樹涼亭,基石露土甚高。步行上下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