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鋒鄉  

金峰鄉舊稱『虷仔崙』,譯自阿美語,其意思為『雞母珠』,後來日據時期時,日人將『虷仔』,以日語中之同音字『金』代之,『崙』續用,而拼成『金崙』鄉之地名,後來又更改為金山鄉,又因與新北市金山區重疊,再改『金峰』鄉,延用至今。目前鄉轄內計有嘉蘭、正興、新興、賓茂及歷坵等五村。人口數不及4000人,居民以排灣、魯凱及少數的其他族群為主,其中排灣族人大多是在17世紀中葉自屏東縣來義鄉、春日鄉、霧台鄉、泰武鄉山區輾轉遷至現址;而魯凱族人則多於1961年左右自屏東縣霧台鄉遷移至此。隨著物換星移,各族群許多生活型態已逐漸改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展開新的融合歷程。

金峰鄉地處中央山脈大武尖峰山麓,為內陸鄉,全鄉多為高山峻嶺,深谷幽壑,境內野溪溫泉特別多,地熱井、溫泉蘊藏量豐富,自然環境清新且無污染,生態未遭破壞、人文資源特殊,山坡地多於平地,因此發展重心偏於右半部,與太麻里鄉相接一帶,而山脊少有人居住,海拔最高達3000多公尺,最低150公尺。然而多年前的莫拉克等颱風重創之下,導致比魯溫泉、近黃溫泉等溫泉及景觀區遭土石流埋沒,雖經多年的重建,目前金鋒鄉可供遊覽的地方仍不多。

詳細行程(103/04/27)

鄉代表會:位於鄉內人口最多的嘉蘭村,左側就是鄉公所。代表會外觀山地文化的建築在這貧瘠之鄉,還是吸引了旅客的目光。 金鋒國小就位在公所前方馬路150公尺的左側。

永久屋:位在嘉蘭村,興建有二處,這次參觀一 處的48戶區,這是因莫拉克颱風肆虐,導致村內的房屋全毀或半毀者甚多,在世界展望會等單位的努力下,於嘉蘭村興建符合當地民情風俗的永久屋,供當地災民居住,並於100年完成進駐,來訪當天,巧遇當地鄉公所辦理活動,有傳統挽面、地方特產展示等活動。

 

 

 

三角點基石:(均與太麻里共界,登山口也均自太麻里往金針山的產業道路上去)

鴨子蘭山:標高934公尺,山頂有顆編號4217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聯勤測量隊內補058號與空軍ACM1參考標 NO.R3-2號等三顆基石。

9線北上至402.5K的太麻里市集(加油站對面),左轉金針山牌樓往金針山,沿途叉路均有哩程指標,至<13.1K>的叉路(過青山農場續再上310公尺),取右續行(叉路口有<右往小長城&孟宗竹林步道>指示牌&<金分4電桿>),行約1K路底的營區門口停車(不得拍照警告牌);左繞圍牆至營區正後方,循階梯至山頂,步行約2分鐘;山頂有三顆基石,,山頂視野很好,可俯瞰營區。

規那山:有顆編號7089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開車續上往金針山的路上抵<16K>忘憂谷三叉路口的停車場停車。

00:00 取左下的水泥產業道路出發。路口有<非四輪傳動車勿行>的警告標示。

00:07 約行400公尺到三叉路口,左方有一未標示的木電訊桿(有紅色三角點噴漆),取叉路右上,離開水泥產業道路(以後路段需四輪傳動車)

00:15 左上續行400公尺到右側的最後農家(大王320/行車終點),稍上即遇叉路,取左後上的產業道路續行。

00:35 產業道路走到尾稜轉彎處(左側有棵樹),取右側尾稜的登山路續緩陡上約2分鐘左小鑽茅草即右轉開始一路陡上的山林小徑(一路都有新北市野外育樂恊會的新路條)

 

00:42 上到主稜稜尾,左轉順主稜走一段緩坡後續陡上登頂。

00:50 最高點見到規那山基石。樹林內無展望,照相後原路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