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鎮區

左鎮區位於台南市的山稜地區,原住居民是由新港社(今新市區)分來的「卓猴社」,故多是平埔族人。清朝乾隆初年,始有中國漢人逐漸遷移至此;本區土地原屬荒野深谷,猴猩甚多,為害農作物至劇,是時原住平埔族民晝夜苦心驅除猴猩,因此取名為「除猴社」,平埔族則稱為「除猴」、「卓猴」,語音相似。

昔明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據所該地,置兵於龜潭(今內庄里)實行屯田,開拓荒野,披荊斬棘,經年累月人口逐漸繁殖,隨後閩、廣百姓移來者日眾,枝葉繁衍,平埔族漸移山地,鄭成功以該地形勢衝要,駐兵一營於轄內之左隅,是為「左鎮」的由來。

娛樂場所較少,現代化的日常用品店也幾近沒有的左鎮區,也因如此才顯示出區民生活的單純,平凡無奇但確充滿人文特色的山居小鎮。

詳細行程(103/03/24)

口社寮阿立祖:位於區公所往南化方向約200公尺處,有棵300年的老芒果樹。是一處見證台灣平埔族人與中國漢人諧合相處的見證。祭祠用的香蕉葉上有檳榔、香蕉、米酒、甜米糕、鹹油飯及芋頭擲杯是祭品的特色。

北極殿:位於區公所旁。是區民信仰中心,奉玄天上帝。殿前廣場有很好的展望,臨近的左鎮教會就在綠樹林的上方。

左鎮教會:位於市區的台20線上,是座高約七層的教會,亮麗的外觀是左鎮區最醒目的地標,旁邊還有展示平埔族文物的「拔馬平埔文化館」。

菜寮化石館:位於榮和里光榮國小旁(20K)1981年創立,展示的化石,包含與山頂洞人同時期的「左鎮人」化石,海生及陸生動物的化石,對研究海陸生物的演化,及古地理環境的變遷,非常有研究價值,為自然科學教育最佳的教材。菜寮流域地層構造特殊,散佈大量古生物化石,且蘊藏豐富,種類繁多。

噶瑪噶居寺:位於市區台20線左轉171-1的鄉道上,融合了漢藏建築之美,色彩瑰麗斑斕,風華特出。入門首見兩旁幽香沁人心脾的桂樹。主要建築的法王殿,構作嚴謹、風華出塵不俗。主尊十六公尺高的金銅釋迦牟尼說法相,與白石七佛、藻井壇城,成為噶居寺藏密藝術三絕。

 

 

 

楊家古厝:位於噶瑪噶居寺往續171-1鄉道不久的左下方(內庄94號),清朝時期(1790)興建,由於楊家祖先當官,因此所建豪宅可翹屋脊(燕尾),古厝號稱「三落百二門」,三落即三進,也就是前後共有三棟正身,不過目前僅存第一進。「百二門」是形容其規模浩大,從僅存的樣貌亦不難看出其所用建材相當多樣,有石材、木材及磚頭等。當時建材皆由廈門船運來台,早年曾文溪比現今寬好幾倍,由大陸來台的船隻可以直通到玉井,而石仔瀨一帶也有港口可停靠船隻,由大陸載運過來的建材,從石仔瀨上岸再用牛車載運過來。

澄山教會:位於171-1鄉道續行一個右往澄山的社區上。美麗、是座可愛的二樓西式教堂已有一百年的歷史。

左鎮月世界:308高地及二寮觀日出資料請自行瀏覽[二寮觀日出行程]

三角點基石:

邦埤山:標高143公尺,山頂有顆編號0574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澄山教會,前行約1.5K遇四叉路口(摔猴高分188號)桿;取右水泥產業道路走約350公尺的三叉路停車(摔猴高分18812號)桿。取右走約70公尺叉路,直行為有柵欄的民宅,取右小水泥路緩陡上;續行約百公尺的轉彎處,左上竹林十公尺接廢棄土路,取右順著竹林稜線往山峰切上,一路的倒刺竹不好走,約10分鐘可上抵達邦埤山的基石處;山頂僅一處有展望。

大林尾山:編號541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位於308高地的土雞城內,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二寮觀日出行程]

其他行程:

20線往玉井方向到25K處為左鎮市中心。

國三→8號國道→新化交流道→台20→南168→南171-1→澄山教會或噶瑪噶居寺→左鎮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