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營區
下營區位於臺灣臺南市中部偏西北。地形為平原地形,地勢平坦,屬嘉南平原的一部分,是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蕭壟社的遷居之地。明末鄭成功曾在此屯兵設「下營庄」、「中營庄」墾荒,是為下營區的由來,目前僅餘右武衛遺址供人回憶。區內的蠶桑產業甚興,在這裡可以買到貨真價實的蠶絲被及其相關製品,是到下營區不可或缺的伴手禮。特色地方小吃為香味可口的「燻茶鵝」,一看垂涎三尺,二嚐口齒留香,三品回味無窮。本區養鵝約10萬隻,占台灣鵝料理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詳細行程(103/03/30)
右武衛遺址:位於下營台19甲線與中山路叉路口附近,鄭成功在此屯田養兵,駐有右武衛,如今僅存鄭成功像及右武衛紀念碑供人憑弔。
西連里西寮遺址:是一個西拉雅族遺址,亦為全臺灣最大的平埔族遺址,面積長約3公里、寬2公里,年代約為西元800年,包含蔦松文化與大湖文化。 所挖起的古物已置放於麻豆區的總爺「南瀛總爺藝文中心」。遺址因荒廢,已無任何遺跡可覽。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位於下營里中山路上的市中心區,為下營地區規模最大的廟宇。創建於350年前的明鄭時期,由鄭成功的部屬劉國軒將軍發起,主祀「北極玄天上帝」,建築宏觀金碧輝煌,巧奪天工,名儒詩聯揮筆增光,令人歎為觀止。廟內有座300餘年歷史價值康熙年間雕刻的石香爐,現置於太歲殿。
武承恩公園:位於上帝廟前約150公尺處,公園入口旁有「下營北極玄天上帝廟沿革誌」石碑,和從舊廟留下來的舊石堵「龍飛鳳舞」和一對舊石鼓。龜是玄天上帝的腳力,所以池塘中放養烏龜的數量相當可觀,也放養錦鯉和鴨子,是區民及遊客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公園面積(陸地0.8公頃,湖面1.2 公頃)造景配置仍依照傳統中式之造形。園內庭台樓榭樹林蒼松,湖中錦鯉魚成群悠游,登高鳥瞰湖光山色盡在眼前,簡直是中式園林的台灣版,亦是區民及遊(香)客休憩的好去處。
下營區產業文化展示館:位於新興里中山路上。由有30年歷史的舊穀倉改建而成,以下營三寶「蠶桑、白鵝、黑豆」為主要的展示內容,並包含下營文史、農業發展史、古文物、藝文品、社區及四健會成果展等。
顏水龍紀念公園:位於紅厝里,台灣藝術界的耆宿人物及國寶級書壇大師顏水龍先生對藝術創作充分表現民族文化的色彩,所走的路專精油畫,堪稱台灣第一位廣告人,更是推動台灣工藝發展的舵手,其家廟從草創至今約有一百五十年歷史,歷三次修建始有現在風貌。顏氏家廟為何選在冬至祭祖?從祭文中「特切風霜之感,節稱冬至,敢忘蘋藻之恩」,似乎有一種「冬至圓,家圓人團圓」的感懷祖先之情。現在的顏氏家廟是顏永燈的祖父,顏龍讓先生擔任保正時,四處募款於日治時期昭和七年(1932年)翻修完成的,所以此座廟稱不上是百年古建築,但它卻維繫一個宗族百年多的靈魂。
下營區絲綠車道鐵道風情:利用台糖廢棄鐵道綠化後沿線增設自行車道,也立牌說明下營的文史、糖業風華, 途中連結下營各景觀區,為下營興新的休閒公園。全長3350公尺。
農牧休閒步園區:自174甲線進入的綠色公路,兩旁有酪農區、蛋雞區、果農區、有機農作物區、田園景觀步道、公園、涼亭、停車場等公共設施,提供遊客休憩需求,展現多樣性之田園風光 。。
三角點基石:
大屯寮:標高5公尺,編號1089號二等三角點。
174線往學甲方向於國一高速公路涵洞後15.7K處叉路口取右續行產業道路 (路口有關帝聖君廟的牌樓),進入80公尺十字叉路,右轉小路走約百餘公尺於一戶大宅圍牆外紅色貨櫃屋停車,電桿為「南屯高幹67右2」號, 向前10公尺右入農田50公尺,即見基石。
其他行程:
國一或國三接84快速公路往西/下營系統交流道可達。
新營/台19甲線或縣道174號均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