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區
八里舊稱為「八里坌」(Parecuchu),是由於此地區原為凱達格蘭族之八里坌社的居住地,後來改名為「八里」。
八里區原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通商港口,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明朝末年(1632),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東至宜蘭。
八里區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北端,總面積為39.4933平方公里,其主要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鎮相望,西接林口區,南隔觀音山與五股區為鄰,西北濱臨臺灣海峽,略呈長條帶狀,兩端向東南及西南延伸,狀似蟹螯,鉗制臺北盆地淡水河之出口,地理形勢非常優越,早期為臺灣重要的河港之一。
從考古遺址研究,八里自史前時代即有原住民族活躍於此,與南島文化淵源很深。
十三行文化距今1800年前至500年前時期,為台灣人進入鐵器時代的代表,引領八里成為台灣考古學最熱門的地區。
台灣一向就是外國異族親略統治的地方,有西班牙、荷蘭、中國、日本,再回歸中國。
西班牙統治時期:西班牙人與道明會士馬丁略(Bartolomé Martínez)神父於1628年抵達淡水,在淡水河北岸淡水築城,其中道明會士艾基水(Jacinto Ewquivel)記載,淡水河南岸已有12原住民部落之活動,艾基水只提到其中一個村落叫做Panto(荷蘭人記為Parrigon、此可能即位於今日的八里)。
荷蘭統治時期: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後更是有效的控制八里地區。其主要的社群為「八里坌社」(parrigon)。
中國統治時期:鄭成功驅逐荷人明鄭時期,對八里地區並未從事開發工作。後來鄭氐被清朝打敗,1709年,開始有來自大陸地區的泉州人到此開墾。直到1711年,始設千總於八里,是北台灣駐兵之始,八里成了管轄大甲以北的軍事重鎮,1718年再置淡水營守備駐防八里坌,八里逐漸繁興。
日本統治時期:在八里設八里庒,隸屬淡水郡轄管。
中華民國統治時期: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戰敗撤守台灣,推行地方自治,八里設鄉隸屬台北縣政府,2010年12月25日,因五都升格,再改制為「蘆洲區」隸屬新北市政府至今。
八里區的觀光景點集中在渡船頭到13行博物館間約4公里的連接道路上,可走步行棧道、自行車道及小道路,108年我帶隊由13行博物館經博物館後方陽光廣場的小車路起行,中間經過13行文化公園,走2公里到達挖子尾部落、挖子尾自然保護區,再沿木棧道走2公里的左岸步道經紅樹林保護區(水筆仔公園)、水興公園到八里渡船頭。
詳細行程(108/03/31 & 105/11/17)
彩虹龍門:位於通往淡水的一座橋樑(關渡橋)橋長539公尺,寬約 20.72公尺,為四線道,係一座連續性特殊結構鋼架橋樑,橫跨淡水河,為淡水河上的觀光景點。
左岸步道:位於淡水河一側(觀海大道),為配合十三行博物館的開館,於91年推動「八里左岸」的景觀地貌改造工程,由關渡大橋至台北商港,全長約十公里,分成四段規劃不同主題 :關渡大橋至米倉橋段規劃發展水岸花園綠帶、米倉橋至西門河濱公園以建造水都地標公園為主題、西門河濱公園至挖子尾規劃為水岸生態公園、挖子尾至台北商港規劃為海洋文化公園。
自行車道:位於左岸步道的一段(觀海大道),從渡船頭起→老榕碉堡→左岸公園→水興宮(左岸劇場)→挖子尾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污水處理場→十三行博物館止,全長約4公里,平時清晨及傍晚是居民運動的好地方,或慢跑、散步、騎車,讓人遠離塵囂,享受寧靜舒適的風光;而假日眾多的遊客,更加襯托出這裡活潑熱鬧的好景緻。
八里渡船頭:位於米倉里左岸步道的一個旅遊點(觀海大道),原是區民往來淡水的主要交通工具,約6-10分鐘可抵達對岸 的淡水碼頭,隨船可以欣賞淡水河兩岸風景,別有一番風味。假日前來人擠人,特色小吃店及街頭藝人表演不輸對面的淡水老街。
老榕碉堡:位於忠五街19-1號(距渡船頭約300公尺,是渡船頭附近唯一設有洗手間的地方。),是一處閒置的軍事碉堡,老榕碉堡前,越過木棧道,設有階梯護堤及約百公尺寬的沙灘,是賞海景及兒童玩沙的樂園,另沿岸草地設有數座沖洗台,方便清洗泥沙。
左岸公園:位於左岸步道(老榕碉堡旁),設有花園及公園的一般設施。
水興公園:位於左岸步道上(觀海大道與忠四街交叉口),旁有座漂 亮的廢棄碉堡,水興宮設有卡拉OK供居民歡樂。
觀海長堤:位於挖仔尾潟湖最頂端的河海口,在「觀海長堤」的木棧道上,讓你體會海天連成一線的風景,及觀賞河兩岸的山巒景緻,使人心曠神怡,尤其在此觀賞黃昏夕陽是會讓人感動的。
水筆仔公園:位於左岸步道(近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搭建架高之木棧道,沿紅樹林 區而行,不僅可看到水筆仔的樣子,還可以賞鳥。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位於渡船頭 到13行博物館的中間(各距2K),此處也是全球緯度最高的紅樹林區,保留區以保護水筆仔純林及其伴生之動物為主。面積約8.9公頃,與竹圍、關渡同為淡水河系之三大紅樹林區。紅樹林學名「水筆仔」,因花與枝幹呈紅色而得名,亦是植物界中唯一以胎生方式繁衍的植物。而紅樹林形成的沼澤生態體系,造成豐富的食物鏈,吸引螃蟹、鷺絲、水鳥等各種動物來此棲息。
挖子尾聚落:位於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內,雖然13行人消失了,但中國的漢人卻陸續到這兒墾荒,他們娶凱達格蘭女子為妻,在這裡落地生根,挖子尾就是典型的漢人聚落,居民以張姓為主。靠農作與捕魚為生,冬天以烏魚苗、鰻魚苗為主,夏季則以魩仔魚居多,百年前的三合院建築,如今都已成為傳統社會的代表,值得細心品味。
十三行文化公園:位於博物館路,舖設人行步道、設置解說牌,進行鋼板樁防繡美化等,讓民眾得以親自站在十三行遺址上,認識遺址,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情形,從而瞭解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十三行博物館陽光廣場:位於博物館之旁,佔地約4公頃,是座舒適綠草如茵的戶外廣場。設有自行車道、人行道、南島語族的高腳亭及野營區,已成為遊客最佳的遊憩休閒場所,設置景觀照明燈後,更為夜晚的陽光廣場,增添了如詩如畫般的浪漫氣氛。從陽光廣場回頭向博物館望去,原來的鯨背沙丘成為甲板,八角塔是煙囪,整個博物館的外觀就成了一艘大船,在歷史的波動之中浮浮沈沈。
十三行博物館:位於博物館路200號(觀海大道終點), 站上博物館的高點,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由博物館的資訊獲得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台灣人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在當時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平埔族人「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廖添丁廟:位於訊塘里內訊塘埔31-3號,又名漢民祠。八里區民因感廖添丁之義行將其入祀原關公廟,且易名為漢民祠。廖添丁廟前攤販林立,有點喧囂雜亂,但進入大殿後,即感莊嚴肅穆、古樸典雅。廟旁有一舊廟,立有廖添丁雕像一座,還有一座記述其生平的墓碑,也是一項民俗古蹟。
觀音山:位於新北市八里區及五股區境內,海拔612公尺,因山上有18個小峰,蟠曲環抱,中間一峰特起,從淡江北岸遙望,有如觀音側臥,故名觀音山。目前登山山徑四通八達,可由東、西、南、北任何方向攀登及下山。從八里有四條登山步道可達,我這次前來是走鐡漢步道上去,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觀音山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