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鄉  

佳冬鄉原稱六根,開拓最初周圍很多茄苳樹,所以又叫「茄苳腳」,日據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相近,故改名為「佳冬」。地名由來另有一說:佳冬原稱為『茄苳腳』,是來自台灣平埔族馬卡道族之茄藤社,因為茄藤與樹名『茄苳』近音,乃變更為慣稱的地名『茄苳腳』,日據時期再改為『佳冬』。居民以客家人居多、閩南人次之。產業以農業及漁業為主,但因嚴重的超抽地下水,使得佳冬鄉成為台灣西部沿海地層下陷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佳冬鄉裡沿街可以看到許多的粄條店,由於佳冬鄉靠海,傳統的佳冬鄉粄條高湯是用鮪魚熬成,肉燥是用鮪魚和豬肉混合而成,與一般客家鄉鎮的粄條風味絕然不同,湯頭不油膩,粄條裡放豬肝、鮪魚、蚵仔,不放豬肉片,可以吃得到海鮮味道。

佳冬鄉擁有保全完整的古厝可稱全台之冠,尤其是六根社區的社區營造,使得小巷道內也透露出鄉村文化的氣息。

詳細行程(103/05/28)

蕭家古屋的古蹟區:位於佳冬村溝渚路一號。蕭家是早期佳冬大戶,當時人丁眾多,才人輩出,其宅第所在被喻為上乘龍穴,建築至今還留存有古厝、步月樓、洋樓、碾米廠等,其中古屋和步月樓被列為三級古蹟。占地四千多平方公尺,共有五十多間房間,可容納近百人居住,是全台灣唯一的客家五進大屋古蹟。大門帶有巴洛克風格,空間佈局是一種回字形的圍籠式格局具防禦功能,見證六堆客家的族群住宅特色。蕭家祖屋是屏東縣第一個民營化古蹟,例假日上午九至下午五時開放外界參觀,非假日只提供團體預約,採取收費措施,所得用來維護古宅修繕。古屋設有遊客服務中心,佳冬的旅遊導覽可由此獲得相關資訊。

楊氏宗祠:位於六根村冬根路1930號,依照原鄉客家風格興建宗祠,是一座北朝南的傳統四合院式客家建築。屋脊是獨特的燕尾翹脊,棟頂的馬背接飾為精緻的琉璃貼及彩繪鑿花,宗祠正門前的『太極兩儀池』,是全台僅存的建築造景。宗祠前有一座相當美麗的 八卦蓮花池,古蹟伴著荷花池,古意盎然,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佳冬楊氏宗祠是三級古蹟也是是祠廟。

西柵門:位於六根村的冬根路上,佳冬是六堆聚落外患較多的部落,故建以柵門防盜匪入侵,原本有東西南北四個柵門,因年代久遠,現僅存西柵門處供懷念,居民曾因恊助清朝平定朱一貴及林爽文事件有功而獲頒「褒忠」及「懷忠」牌匾。西柵門門額有泥塑彩繪浮雕,中央寫有藍色的「褒忠」二字,是乾隆皇帝頒賜,外側各雕繪一隻龍頭蝙蝠身怪獸,門牆內還有一凹入的天公塔,將客家習俗表現無遺。門牆二側有「褒雍粵域」、「忠著閩邦」的對聯,可見佳冬先民當時就提倡族群和諧,現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聖字亭:位於蕭家古厝左側,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客家人重視紙片、文字得來不易,每於使用完畢欲丟棄時,必然集中至聖字亭祭祠後統一燃燒。佳冬鄉佳冬村、萬建村、昌隆村各存有一座敬字亭,其中位於佳冬村的敬字亭又名聖蹟亭,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是寶塔寺建築,第一層供燃燒字紙,第二層供祀倉頡先師、文昌帝君和文魁星君。

三山國王廟:位於蕭家古厝右前方,主祠獨山、明山、巾山的三位山神。三山國王是發源於中國廣東粵東地區之信仰,為潮州人(潮汕人)及潮州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三山傳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遂封三山國王。

日本神社遺址:在佳冬村台17268.5k處的天后宮前,可看到一座「鳥居」,即日本神社的入口建築,自「鳥居」進入小徑,經過日式石橋再行約150公尺,又可看到樹叢裡有座小型「鳥居」,靜謐的氛圍,仍給人神祕且浪漫的感受,但神社已毀,僅餘基座供人意往。

三角點基石:

塭子:標高7公尺,有顆一等三角點基石。

佳冬走台17線往北,263.5k林邊大橋前隨即左轉屏135線(羌光路),經佳冬國中穿過鐵路涵洞,一路都是沿著右側的河(海)堤前行,車行4.2k至招君廟叉路(見河堤上很多排水管就是快到),左轉續行50公尺至丁字路口,取右100公尺至北營小廟前空地停車。取左營小廟左後方的木麻黃長草區15公尺處見到一等衛星控制點牌子,基點位於一等衛星控制點牌子右後方三公處的長草叢中,要帶砍刀去才找得到,木麻黃樹上停滿了大型海鳥,要戴帽子,要不然,不是被鳥糞擊中也會被鳥蛋打到。

茄苳腳:標高8公尺,有顆編號791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17線於茄苳(264.3k)右轉佳興路(134)往焰溫村方向(左側有一加油站),前行0.8公里佳冬國小前左轉光明路,前行0.5公里十字路口停車(上玉高幹60分歧1號桿)。右轉走約150公尺(第三根電力桿處),基石就在右側魚塭堤上,四面有砌磚圍著,有水,要用手去摸才摸得到基石。想親手摸基石就得再往前10公尺和平路12771號民宅處,進鐡門回走到魚塭堤上。

其他行程:

佳冬柵門:國道三號→林邊交流道出口下→接中山路(17)→佳和路(17)左轉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