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鄉

.枋寮早期此地林木茂盛,而且出產高貴的「檀木」,俗稱「枋仔樹」。清初開墾的先民砍樹木搭工寮暫住,後來漸漸形成聚落,「枋寮」就是如此命名,其意為用木板搭建工寮居住的地方。康熙末年為採軍船用材,樵匠抵此伐木,築寮製材,以船接運大陸,為軍匠屯聚之所。

枋寮鄉是連接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的中介點,也是西部鐡路的終點,現為南迴鐡路連接東部鐡路的起點。農特產品有聞名全台的黑珍珠蓮霧,由於果肉甜脆令人齒頰留香,因此名聞遐邇,有"黑珍珠故鄉"之美譽。。山區則多種芒果,其口味有別於南部的愛文芒果。沿海地區因地勢平坦,則多闢為養殖漁業區。

詳細行程(103/10/28)

石頭營、聖蹟亭:位於玉泉村(台一線屏東戰備跑道處左轉屏132線往力里山方向至7.5K),清末總兵張其光於清同治十三年 (1874 ) 屯兵於石頭營,開山守隘,把守浸水營古道之門戶。並設『番社學』教導番童學漢語文字,翌年設 " 聖蹟亭 " ( 亦稱 " 惜字亭 " ) 供焚燒字紙及公文。鮮艷外表造型保存良好,已列三級古蹟。

新開浸水營古道:古道的存在,最初是由原住民狩獵、遷徙踩踏而出的山徑,爾後的拓墾者及歷來的統治者,或為拓展生活空間,或為開山撫番,以求長治久安,都積極闢建跨越中央山脈的越嶺古道。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清同治三十年(1874)沈葆楨總理福建,海防吃緊認為"撫番、開山"須同時並進,清廷從其議,遂分北、中、南三路,以兵工開闢越領道,並設卑南廳,南路越嶺,即為著名之浸水營古道,西起枋寮新開,東至台東大武,為歷年來,使用最頻繁,年代最久的古道。詳細行程請自行瀏覽[浸水營古道行程]

水底寮古厝群:位於水底寮的 莊敬路,路口有繪畫牆,水底寮自清初已見拓植,開拓此地的有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古厝群,即由這些家族先祖所建年代,從七、八十年代到一百餘年不等。古厝大都已倒坍,很難找到一間完整的,但從古厝的巡禮中,不僅可欣賞到民間工藝的豐富性,更可發掘其時代背景、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社會文化、構造方法、材料應用…等。

枋寮漁港:枋寮漁港原利用枋寮河口的泊地供竹筏停泊,五十、六十年代以後因沿海漁業興起,捕撈技術及漁船載具改良,竹筏僅用於接駮漁貨,機動漁船因河口淤積無法停泊,錨定於海上。八十五年五月第二外港啟用升為二等港情況獲得改善,漁會更爭取設置直營生鮮漁獲超市,由漁民直營,供應新鮮多樣又價格較低廉的漁貨,以吸引外地遊客。

鵲橋:又稱情人橋,位於漁港內,是看夕陽、看漁橋回港最佳景點。

德興宮:位於枋寮國小旁,原本附近有座乃木將軍登陸紀念碑,但已遭破壞不見,祇得進德興宮找古碑,德興宮供奉媽祖,宮前的旗柱上有兩隻不何為何物的動物攀附著,很可愛;古碑在正門後面的牆壁上找著。其中一塊是乾隆四十三年縣丞李桐核准立碑之「嚴禁棍徒流匪侵擾示禁碑」,當時來枋寮地區開拓者眾,滋事者多了起來,特立此碑示禁。另一石碑為昭和十一年「永誌林望三善人及後世受福祚石碑」。

枋寮國小:環境清幽、乾淨,顯示學校師生在清潔上的用心,放學後總有社區居民來此找空地跳舞、運動。

海岸風貌:緊臨漁港、坊寮國小的海堤,由經建會補助,結合養殖及休閒漁業,藉歷史文化景點的塑造,成為鄉民及旅客散步、慢跑、騎自行車及觀星、看海的最佳地點。

枋寮藝術村:又稱F3特區的藝術村,是利用火車站老舊鐵路員工宿舍整修為文文藝術展覽地,又是一處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藝術村廣邀各類藝術家及社團進駐,目前已有石雕、木雕、紙雕、鐵雕、版畫、馬賽克、音樂、裝置藝術、皮雕等等藝術家與社團駐村,希望打造有特色的藝術村。其中擅長偶戲的黃明道老師,熱切投入的表演藝術,內涵無盡的熱力與創意,如今即使黃老師驟逝,藝術村熱鬧的偶戲劇場,還是讓遊客回味再三。

 

 

枋寮舊基督教會:位於屏140線/1K處,教會已搬新家,舊教會又未維護,雖斷垣殘壁,但其建築仍具有特色,趁未倒前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