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區

鳳山舊稱為『下坡頭街』,後來稱為『埤頭街』。由於境內有一弧列狀隆起的珊瑚礁台地,山勢如飛鳳張翼,稱為鳳凰山,所以清代取山名為縣名,稱為鳳山縣。

鳳山區曾經是臺南府城以南最繁華的縣城,也是南臺灣最重要的古邑。由古城河及砲臺遺蹟就可顯示出此地在當年的軍事、政經地位。

清領時期,將明鄭時代之萬年州,劃為台灣,鳳山二縣。鳳山即高雄市之舊名,

鳳山區古名埤頭,又稱下陂頭,早在清代初期即為鳳山縣重要的市街。17871月林爽文事件爆發,興隆莊舊城(今左營)被攻陷,1788年下陂頭成為鳳山縣的新縣城,取代舊城成為鳳山縣的政經中心,而「鳳山」一詞也取代下陂頭而為本地地名。鳳山新城剛開始只是一座竹城,城體以環植刺竹三重、編棘為籬,聊蔽內、外而已。後來知縣吳兆麟於1804年興建六座城門和相關設施,即東西南北等四座城門外,還增建外北門和東便門等兩座城門。1838年再增建城樓、砲臺各六座,開濬濠塹並引曹公圳水而成為護城河,大大強化新城的防禦工事。1854年參將曾元福於竹城內增建土牆,至此,新城才趨於完備。目前僅存東便門、砲臺三座,均已列為市定古蹟。

鳳山區是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之一,工商發達,生活機能便給。建城三百年來,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常民文化的軌跡,盡在鳳山區的古蹟、巷弄與市集中持續發酵。20101225日五都之後式改制為高雄市鳳山區延用至今。

城內曹公圳(內外壕溝)環繞的區域是鳳山最精華熱鬧所在,古蹟、廟宇大多羅列其中,用一卡通租一輛公設的U-bike,就可輕易的走完各景點。

詳細行程(104/02/27)

曹公圳:環繞於鳳山舊城,是原護城河,自鳳山火車站出來就可看到,在地方政府努力經營整治下,現在的曹公圳不僅喚然一新,河水清澈見底、柳岸成蔭、碧波盪漾,到處都可以看到成群的錦鯉悠游於圳中。

曹公廟:位於曹公路25(曹公國小正對面),供奉對鳳山民生頗有貢獻的清代臺灣鳳山縣知縣曹謹,廟前有曹公紀念亭與一座收有七座古碑的碑林。

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正後方。清道光18年(1838),知縣曹謹為加強新城軍事防禦能力,在鳳山新城的四隅建築砲台6座之一,平城砲台位處西北隅。砲台高約5公尺,砲台呈四方形,內側有階梯直上,台面現鋪上尺磚,正面嵌有花崗石所刻之橫額,曰「平成」,構造相當堅固。現為市定古蹟。

觀光夜市:位於 中華街,與平成砲台隔著曹公圳,不管是白天或是晚上來都可吃到南北各地的特色小吃,尤其地處南部的鳳山區,天氣熱時,各家挫冰店總是排著長長的人龍。

城隍廟:位於鳳明街66號,「你來了」一幅高掛的匾額可不是歡迎您的蒞臨參觀,而是警世意味濃厚,象徵著世人遲早要向城隍爺報到結算陽間的罪行之意;城隍爺乃城池的專司守護神,也是陰間的審判官,廟內另有「大算盤」,清算人生的是非種種,勸人生前多積德莫行惡,值得令人省思。

鳳儀書院:位於城隍廟邊。已被核定為三級古蹟,書院創建於清嘉慶19年(1814),當時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 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所建,院中總共有房間37間。之所以稱為書院,主要是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另一種教育系統,就如同現今的私立學校。鳳儀書院中有許多相當特別的建築景觀,例如:在書院大門前是一堵照壁,猶如現今的屏風設計。此外,正門兩旁的鼓石及附著其上的兩條龍等,均顯示了鳳儀書院當初建築設計時的考究及用心。現今的鳳儀書院經地方政府特意整修之下,已成為當地熱門的親子場所,書院前及內院、教室內都可看到Q版的人物,吸引了小孩的目光。

澄瀾砲台:位於立志街和復興街口,砲台現為市定古蹟,砲台台座呈現不規則的八角形,牆面仍可看出刻有「澄瀾」兩字的花崗石橫額。

龍山寺:位於中山路7號,主祀觀世音菩薩,地方上亦有「觀音廟」之稱,因求事靈驗,香火鼎盛;相傳建寺於康熙年間,一位福建先民因如廁時將隨身的觀音菩薩香火包掛置於樹上,事後忘記帶走,入夜後香火包發光,令居民認為菩薩顯靈,於是迎奉香火包,取幹枝做為金身,供人膜拜。如今為國定二級古蹟,雕梁畫棟,完整保存傳統寺廟建築,為遊客造訪鳳山時必遊景點。

東便門與東福橋:位於龍山寺右前方的鳳山溪(中山路2巷),清嘉慶9(1804),知縣吳兆麟在鳳山縣城建了6座城門,小東門(東便門)就是其中一座。但在歷經歲月的摧殘後,東便門反成為鳳山城碩果僅存的古城門,因此格外具有時空的代表意義,現為市定古蹟。東福橋跨越東門溪,即今日的鳳山溪,船形橋墩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這種六角形平面設計的橋墩,兩端都呈船首狀,是清領時期所建的中式橋墩,目前更是台灣僅有,彌足珍貴。早期先民從唐山乘船就是順由鳳山溪在今東便門附近上岸的,因此鳳山城發源地就在此,隨著水運的發達,龍山寺、打鐵街、縣衙所在地,城隍廟因應而生。

鳳山溪:貫穿鳳山南北,全長約8公里,經地方政府整治後的鳳山溪已是沿岸美化,整條溪雖已變成人工化的排水河,但造型很美,乾淨的河床及溪邊的花園便道常吸引遊客及居民造訪。

訓風砲台:位於位於中山路龍山寺右側巷內,在東門(朝陽門)城牆東南角轉角處,牆身呈現弧形狀。砲台當初建築位置是前臨鳳山溪與城濠合流處,緊抱鳳山溪往前鎮河出海口的要衝,為早期從中國移墾的漢人及貿易船隻上岸的要塞,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砲台主要構造為卵石,橫額則是嵌於城牆內,額石左右有泥塑之書卷裝飾,作工嚴謹且具藝術價值,惟昔日綿長的砲台城牆,今日僅剩十餘公尺,現為市定古蹟。砲台旁邊就是曹公圳第五期工程區,花木扶蔬,值得一遊。

陸軍官校:位於維武路1號,是陸軍軍官養成的搖藍,門口有蔣介石總統新題的「親愛精誠」石壁一座,版主曾於40年前在校內受軍官養成訓練,當初校內學長學弟制度鮮明,訓練相當嚴格,與今日的軍隊訓練有顯著的落差(相片係與好友張勇麒、溫得輝合影。)。

黃埔公園:位於陸軍官校圍牆邊,內部僅有少數樹木及國父孫中山先生與蔣介石的塑造,公園很小,就是三條公路間的一座三角窗公園。

大東文化藝術園區:位於光遠路161(大東捷運站出口正對面)。擁有全台首座藝術圖書館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不只是文創的搖籃,更將新形態的藝術與鳳山在地文化接軌,從早到晚各式精彩的表演與展覽輪番上場,繼駁二藝術特區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後,成為大高雄地區另一藝術天堂。多功能演藝廳設有895個觀眾席,高規格多元使用機能,兼具戲劇、音樂及會議等建築音響模式的表演空間。其他尚有視覺展覽館、藝術圖書館、藝術教育空間、鳳山歷史教室等設施。

大東公園(原名中正公園):位於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對面,園內林木蒼鬱,是休閒的好地方。入口常有大群鴿子聚集,不怕人,園區內另一座外觀翠綠的慈恩紀念圖書館。圖書館於民國72年落成,為鳳山市商界聞人張基福、張基川昆仲為紀念喪母之痛,成立財團法人張王恨女士紀念圖書館基金會,捐資興建而成,為嘉惠地方因而命名「慈恩圖書館」。

摸乳巷:又名君子巷,位於三民路287巷,這條位於三民路郵局間的摸乳巷,由巷子兩邊的古厝,留出一條20公尺長的紅瓦磚牆,巷寬約80公分、名副其實的摸乳巷(比鹿港的摸乳巷更窄),若有異性迎面而來,必定擦身,而身為女性,不論側向哪邊,都令人尷尬萬分,因此男性朋友問問自己:「今天君子了沒?」所以還是先從巷中退出吧!摸乳巷的紅瓦磚牆風華,見證鳳山早期的繁華歲月,也透露著在地居民三百多年的生活經驗與城市記憶,更堪稱是鳳山市開城發源地!據文資,明末時,雙慈亭四周即形成草店街市,稱作「草店仔街」,在康熙、乾隆年間,閩粵移民大量遷入,即迅速發展為鳳山縣境內最繁華街市,歡迎大家來此遙想當年老紅磚牆下的摸乳巷風采。

鳳凰山:位於鳳山丘陵末端臨陸軍官校,為鳳山新興之登山休閒路線。鳳山走台25省道鳳林路往大寮方向約3K處十字路口右進鳳東路(路口對面有seven-11),進入不久即可見灣頭南巷,步行進入即可抵鳳凰山登山口。鳳凰山標高57公尺,原係陸軍官校學生的訓練場地(#091高地),通路四通八達,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基石(尚書林山)

三角點基石:

尚書林:位於高雄鳳山市與大寮鄉交界處,標高57公尺,一等三角點及內補041號基石。

鳳山市區光遠路(台1戊省道),右轉至鳳林路(台25省道)。過全國加油站(25/3.55K)右轉影七路,路口有天兵忠 靈祠指標,前行約1百公尺抵天兵忠靈祠,取左續行不到1百公尺停車。

取右上方經墓園抵上方的步道(右下可通天兵忠烈祠),取走續上抵第一座山頭,立有大寮後補三角點基石一座,稍下抵四叉路口,右下是通往灣頭南巷的登山口,取直續上至山頂的四角亭,涼亭後方就是一等三角點基石,另涼亭前方樹下有顆聯勤測量隊的內補041號基石,亭內地上仍有"統一中國"字樣,照相後原路回停車處,步行上下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