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區

大樹區舊稱為大樹腳,鄉名源由有二說:1.相傳在明鄭時期有一將領逐退原住民,屯墾於此,因為在大樹之下建村莊,因而得名。2.相傳在兩百多年前,高屏溪畔有棵老榕樹,曾經有一戲班路經此地,全班人員牽手圍繞,方可圍住整個樹幹,日治時期,高屏溪水暴漲,湍急的水流把老榕樹沖失,大樹雖不見了,然「大樹」這個地名卻留下來了。光緒二十年(1894)清日甲午戰爭,清國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國將台灣剖讓予日本。日據時期改為大樹庄,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的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戰敗退到台灣,再改為大樹鄉,民國991225日因高雄縣市合併,再改為大樹區並改隸高雄市政府管轄。

大樹區是個人文薈萃、地貌豐美的鄉城,立區以來就以種植水果為經濟命脈,玉荷苞荔枝、好山水及金鑽鳳梨為大樹區的三寶。全台灣目前荔枝栽種面積約一萬二千公頃,大樹區栽種面積約二仟公頃,占高雄市的80%,早期以黑葉荔枝栽種較多,但因栽植技術進步,玉荷包荔枝具有皮薄、肉厚、汁甜、籽小等,諸多優點,且價格高,所以其栽種面積逐年增加,為本區農民帶來豐厚財富,更建立大樹區「荔枝故鄉」之美譽 。

來到大樹區,會被這兒掌管觀光業務的公務員所感動,全區的各風景點除立有導覽牌,也立有臨近景區的導引牌,讓外地的遊客相當容易就可到各景點參觀,在台灣的其他鄉鎮是很難看到這麼認真的公務員的,給他們拍拍手謝謝啦。

詳細行程(105/02/14)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位於台2981.3K處,是南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創辦人為星雲大師,他為了提倡『人間佛教』,於民國56年,帶領弟子披荊斬棘,一磚一瓦建立起「佛光山」。佛光山除了主要寺院建築如大雄寶殿、朝山會館、雲居樓…等均極莊嚴優美外,最具特色的是大佛城,為佛光山的地標,四周有480尊小型金身阿隬陀佛塑像圍繞,景象莊嚴。此外,佛光緣文物展覽館典藏眾多古今各國文物及優秀藝術作品,且不定期舉辦藝文展覽,頗具欣賞價值。近年更於佛光山旁完成佛陀紀念館,主體建築本館外,更有所謂「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宏偉格局。

 

禮敬大廳:販賣冷熱飲與佛教文物。

八塔:位於禮敬大廳的正後方,提供各方面不同的使用功能。

本塔:八塔之後就是紀念館重心所在,內部除特殊申請外,是不提供拍照錄影的。

外圍綠地:提供動物雕像及類似公園的設施。

斜張橋:位於國三高速公路,橫跨高屏溪的南二高橋樑,橋長2617公尺,為聯絡高雄市大樹區與屏東縣重要的交通要道。西端主橋採大跨徑單塔不對稱式斜張橋,長510公尺,塔高183.5 公尺,為國內首座斜張式橋樑,也是亞洲最長的單橋塔斜橋。鋼樑的斷面全都是用高空的焊接技術,不僅施工標準高,更是工程設計的嚴峻挑戰。每當夜晚來臨時,在燈光的投射之下,猶如一艘升帆待發的大船,點綴著南台灣的夜晚,成為本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橋下經常出現專程來欣賞美麗夜景的人潮。

義大世界城:位於學城路上,歐式風格建築設計,多元休憩功能的特色景點,形成南台灣一處國際規模的渡假中心。

龍目村:全村被一條溪溝一切為二,村民往來要靠溪溝上的七座小橋聯絡,設有木棧便道供運動賞景之用,龍目村在社區整體營造之下,彩繪、小公園 及古厝處處可見,村內的街道更難得看到垃圾,更足得一提的是,該村的龍安宮內設有龍井泉源景觀,台灣其他廟宇少見。

龍目井:位於龍目村第六號橋右上經過龍玄壇不到50公尺處,早在日治時代就被列入「台灣名泉」,所以民間有「若食大樹水,無肥嘛會美(水)」之說。而龍目井滲出的泉水,更是甘美無比,現在雖已不再作為飲水來源,但早期家家戶戶都仰賴該井挑水食用,因此,村中亦流傳一有趣的約束-龍目井「可以在井中洗腳,不可以在井中洗手」。源於井水在池中央,需打赤腳始能進入取水,是為工作不得而為之,而洗手會污了水源故不得在井中洗手。

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位於九曲堂火車站右前方(火車站公園旁),日治時期,以大樹盛產鳳梨,而設立七家鳳梨工廠,工廠的屋頂為四落水形式,因整修而成為今日的中央二坡式,兩側單坡屋頂之組合,材料為鐵皮浪板,形式特異。立面為連續磚砌圓拱構成,拱中央有水泥粉刷之拱心石。目前正整修中,預計規劃成為地方產業文化園區。

 

飯田豐二紀念碑:位於九曲堂火車站右側的公園內,飯田豐二是日本靜岡縣人,在明治年間負責建設屏東線鐵路。在建造下淡水溪鐵橋時,因為負責盡職,積勞成疾,逝世於台南醫院,享年四十歲。死後由好友小山三郎等人集資建紀念碑一座。這個紀念碑,本來在二戰後初期,和一般日本神社一般,即將被政府拆除時,被一位鐵路員工蘇德進發現,出面制止以後才得以保留至今。日本石碑特點是使用的石材堅硬,刻字深,這一座紀念碑的保留彌足珍貴。

舊鐡橋生態公園:位於竹寮里(29/92K),公園內有高屏溪舊鐡橋、三和瓦窯、濕地及曹公舊圳頭等國家古蹟、歷史建物,除有景觀可看外,這裡也是居民運動的場所,不論是健行或騎自行車,這裡都是大樹區一處最佳的運動休憩場所。

舊鐵橋天空步道:位於舊鐡橋生態公園內,橫跨高屏溪上,舊橋起建於日本時代明治年間,由日本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建橋共費時八年之久,於1913年完工,以圓弧鋼骨結構為主,橋墩磚造包以花崗石人工砌成,全長1526公尺,是當時亞洲最長橋樑。當今仔細觀賞橋墩上美麗的人工雕石及壯觀如虹狀的二十四座橋拱,不由的讓人對前人的付出心生無限敬佩。舊鐡橋為新橋代替後,經重新整修,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並成為大樹區驕傲的地標物。步道頭可看見止衝擋,那是火車車箱煞車的利器,另有一崗哨,有守軍時上面配備有一機槍,見證國民黨專政時期的產物---戒嚴的警總時期(按警總已於民國81年裁撤)

三和瓦窯:位於竹寮路94(舊鐡橋生態公園內/29/92K),三和瓦窯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是南台灣僅存的紅瓦窯。由於三和瓦窯東臨下淡水溪,汲水方便、土質細緻、沒有雜質,濕度黏度洽到好處,燒出的磚瓦不過水,可以燒薄瓦、油面磚、厚尺仔等此較高級的建材。然而,時代變遷,建築方式改變,大樹區的紅瓦窯也逐漸沒落,如今所生產的磚瓦多供作傳統式建材與古蹟修繕之用。瓦窯目前也燒製各種器皿,在人們還沒大量使用錫鼎和塑膠用品前,三和瓦窯也製造各種鍋碗瓢盆、瓶缽桶罐。著名陶藝大師林昭地便與三和瓦窯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燒窯師傅們也已逐漸轉型為陶藝創作,積極發展新一代的文化產業。

姑山倉庫產業文化休閒園區:位於台2998K(大坑路108-18),園區內設有穀倉加工體驗區、咖啡簡餐區、農特產販賣區。還有針對大樹區農特產研發的鳳梨粉粿冰、蜂蜜、香草、玉荷包荔枝蒟蒻冰棒等加工品的販售。

東照山關帝廟:位於小坪里忠義路1號,(龍目里經龍目國小後可達/離義大世界10來分鐘車程),這是南台灣最大的關帝廟,廟創始於1951(民國40),鎮廟之寶是來自洛陽千年祖廟關林關聖帝君可保佑信徒;同時擁有專業水準的住宿、香客套房,並提供線上求籤、線上點灯及線上捐款等服務。

三角點基石:

鳳梨山:標高168公尺,有顆編號530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29/88.5K左轉186縣道往仁武方向走約5.8K可達東照山關帝廟,取關帝廟右側有東照山勒石旁的停車場停車。

取勒石後方小公園走到左側土路處緩上(右側有二棵水泥製大香菇)4分鐘後上到土路終點,右側是水泥大蓄水塔,取左進入未完工的二樓建築,有噴漆指示走樓梯至三樓樓板,直行小上高點即見到基點;山頂視野頗佳(右下的林道不知通哪兒,有養狗。),上來走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