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鄉

五峰鄉位於雪山山脈的西緣,山巒起伏綿延,因境內有五指山等五座山頭屹立雲霄,遠眺形如五指而得名,這是一個以泰雅族、賽夏族及少部分客家族族群為主要居民的山地鄉,鄉境有面積廣闊的森林、滔滔不絕的清泉和溪流,風景秀麗是一個富庶祥和的好地方。

五峰鄉鄉內山巒起伏綿延,地勢概為山岳森林地帶,幾無平地,惟間有零星平坦農地,引用山澗溪水灌概開墾農田;鄉內東側有石加碌山、馬以哇來山、西側有大富山、鳥嘴山、鵝公髻山等,而民 都有山矗立於中央,標高有2500公尺,是五峰鄉第一高峰,北端有尖筆山、五指山,鄉內地勢從海拔300公尺~2800公尺,境內野溪由鄉內石鹿與油羅山發源於桃山相匯合貫通鄉內南北,再與花園溪流經上坪與竹東頭前溪合流,再經新竹舊港注入大海。

五峰鄉之所以成名,除了山景外,就是這裏曾軟禁過東北軍少帥張學良將軍,其住所現已被開發成觀光勝地之一。

詳細行程(105/07/22)

賽夏族祭場:位於大隘村落,從122/40K處的朱家莊部落右側順著指標上山,山迴路轉,車程約1K可達,圍籬式的圓拱形座台設計,主要建材為山中竹,主看台水泥建造,看台上方則為祭典的祭屋,屋內放置祭祀器皿;看台與座台中間廣場為祭典及歌舞演出場域。每隔2年的農曆1015日前後舉行一次小祭,每10年則舉行一次大祭的五峰鄉賽夏族矮靈祭祀,分為迎靈、娛靈、送靈三個階段進行,並集中人力於廣場造酒壺、裝神酒、作神像,以及獻糕、魚和香煙給祭祀的矮靈,唱歌迎神。按:賽夏族是台灣原住民人數最少的一族,人數約1000人左右,主要分佈在五峰鄉及苗栗縣境。

桃山隧道:位於桃山村(桃122/44k),桃山村海拔1000公尺是五峰鄉幅員最大的村落,村內山景秀麗,進出桃山村必得通過日據期間挖掘、建造的桃山隧道,這條日據時期具戰略意義與物資運送的隧道,不僅是交通要道,更是五峰鄉著名的觀光景點。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5月,日人開闢井上道路,以新竹為基點,經竹東、上坪等地到清泉,全長共計30餘公里;桃山隧道即在開闢行列之中,這項山地道路開發工程,直到日昭和11年(西元1936年)再度擴展路面才告完成,其中桃山隧道的挖鑿工程,耗去不少人力和財力。桃山隧道全長380公尺,採人工深鑿,裡面充塞著沉沉的低氣壓,岩壁燈火與壁面滲水左右交相投射,形成一幅交叉層次分明的水光,彷彿滔滔歷史深沉迴繞。

清泉風景特定區(清泉吊橋):位於桃山村公車清泉站,『清泉風景特定區』是通往大霸尖山的著名風景據點。日據時代即以溫泉聞名,四周山巒環抱,上坪溪流貫其中,清幽雅緻。除了溫泉外,優美的吊橋風光亦是清泉勝景之一;風景區內,共有三條吊橋,橫跨於上坪溪上,長度都超過100公尺,橋下溪水清澈,遠山青翠,入冬後,青山夾雜著閃亮亮的黃葉和紅艷的聖誕紅,景色優美,是五峰鄉境內現存最古老及最完好的吊橋。此外,風景區內有清泉步道、桃山步道、瀑布、山地文物等勝景,宛如世外桃源,走訪於此,可享受泡湯兼攬景,是假日休閒的熱門去處。在山區變化無常的天候,走近清泉部落的老吊橋,使人感受到這條跨越山麓之間的吊橋,像是山神手中玩賞的精巧藝品,沉靜的橫躺在山坳霞喀羅溪間,隨人來回走動;在吊橋上欣賞部落不時變化的風景,最美、最真、最好。清泉部落的吊橋中,就屬三毛鍾愛的「清泉一號吊橋」最為著名,且受到遊客矚目,未過世前的作家三毛,經常從清泉天主堂散步到霞喀羅溪上方的吊橋賞景。

張學良文化園區:位於桃山村公車站處,有大空間停車場,可走吊橋進入三毛故居或溫泉區,也有冷熱飲攤販區及展覽張學良相關文物的展覽館。

三毛故居:位於桃山村16鄰清泉262號,三毛1983~1986年間曾於此棟紅磚屋居住過,尋找其寫作的靈感並協助清泉天主堂的丁松青神父翻譯著作。「三毛夢屋」位於桃山村清泉1號吊橋上方五十公尺處,目前遺跡尚存,現由屋主經營咖啡廳,以茲紀念三毛女士。 這棟紅磚小屋之所以能讓三毛入夢,成就她對清泉之愛,是緣自於紅磚小屋面臨的山水美景,除了可以俯視整條霞喀羅溪的美麗河谷;當起霧時,更能看見濛瀧美的清泉,如同置身畫境般,更使她眷戀!

清泉溫泉:位於桃山村清泉254-1號,舊名又稱「井上溫泉」。早在日據時期時,為新竹地區日本貴族的最愛,更被以「清泉試浴」的美譽著稱。因水質清澈、無色無臭、水量豐沛,故稱「清泉」。清泉溫泉水溫約48度,隨著天氣變涼,泉溫也隨之提高,氫離子濃度為8。據說受傷的野生動物會以此溫泉作為浸泡療傷;而泰雅族人發現其療傷之功用,更是加以仿效學習。

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位於桃山村 清泉256-6號,寫入歷史的張學良,不僅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人物,更是見證民國史發展的傳奇人物;「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押解至台灣管束的13年間,張學良即被軟禁在當今五峰鄉清泉部落。民國48年張少帥遷離清泉部落,定居台北新北投後,52年夏,他在部落的住處慘遭葛樂禮颱風侵襲,住屋被洪水沖毀殆盡,現在所看到的是地方政府依原屋改建而成「張學良將軍故居遺址」的紀念公園,以為懷古,階梯、崗哨,園區內並以多幀舊相片呈現少帥被幽禁在清泉部落期間的生活面貌。

將軍湯:位於張學良故居旁,現在仍有活水流出, 平常都保有40度的熱度,遊客可在此泡腳休息。這裏也是往霞喀囉步道的起點。

霞喀囉國家步道:橫跨新竹尖石鄉及五峰鄉, 全長達22公里,穿越台灣生物相中最豐富的中海拔地區,沿著霞喀羅古道走,一路上將會看到柳杉、杉木、楓香等人工林與天然林中殼斗植物以及山胡桃筆直的坐落於古道兩旁;春天賞櫻花、夏浴於杉林、秋冬季觀紅葉,是本步道四季的特色活動。當地泰雅族遷徙及開墾事蹟和日據時期警察駐在所遺址,頗具歷史價值。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霞喀羅古道行程]

霞喀羅大山:位於霞喀羅步道的中途,是台灣百名山之一,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霞喀羅大山行程]。

白蘭部落:位於桃山村(122縣道(南清公路)往五峰、觀霧方向,於35K兒入口公車站或42K處循指標右轉可抵白蘭部落),海拔約10001500公尺間,非常適合種植高冷蔬菜及溫帶水果。可以遠眺西部平原的廣闊美景,親自到蔬果園區來體驗當農夫的樂趣。得天獨厚的高山氣候,加上清澈甘甜的天然泉水,讓蔬菜充份吸收並富含各類礦物質,讓這裡的高冷蔬菜吃起來清脆回甘,讓來到此處的遊客念念不忘。這裡還有多家露營區及民宿讓遊客體驗自然野外的美。

石頭生態步道:位於樂哈山露營區一區營地洗手間旁(桃山村白蘭311-4號/0932742480/<白蘭幹90730>電力桿),步道全程1150公尺,上頭接往鳥嘴山或比大鳥縱走的登山口,這是白蘭部落祖先數百年前探親、戰爭的步道,可見盼君女石像、女人的淚珠、戀人的穴居、分肉石及祖靈祭典平台。每一塊石頭都有解說牌述說男女間哀怨情秋愁往事或打獵分戰利品的喜悅。

涼山部落:位於122縣道(南清公路)往五峰、觀霧方向,於35K兒入口公車站或42K處循指標右轉可達涼山部落,部落被譽為五峰鄉的仙境桃花源,近年來已成為自行車友必去的景點之一。沿路的蟲鳴鳥叫,搭配著節奏步伐踏車,便可深呼吸最道地的森林芬多精。說不定,您會在這趟旅程中感受美景相伴。涼山部落,每年五月間有桐花可看;如果是在春季去,您就會看到滿山嬌艷的花朵;如果您是秋季去,山谷間迴盪著秋瑟的氣氛,或許,您可以遇到小松鼠、五色鳥等嬌客唷!遠眺山間中的筆直杉木林矗立於大自然中,和煦的陽光倒映山林間,嗅出最原始的文化暇想,入夜時映入眼廉的閃閃星光更是浪漫極了!

觀霧森林遊樂區:位於五峰鄉與苗栗縣泰安鄉交界處,公園管理處位於富興村水尾坪100號,遊樂區面積907.42公頃,海拔高度從1,500公尺上昇至2,300公尺間,境內經常瀰漫雲海、霧氣,園區內動、植物景觀豐富,壯闊的山林景致及優美的涓涓河水、靜謐清幽的氣氛,成了遊客流連忘返的理由,而林管處為了讓遊客能更親近這彷若仙境的避暑勝地,也規劃了多條森林浴步道,可通往樹齡2000多歲的檜山神木、巨木林、瀑布等多處據點。

觀霧檜山神木群:位於觀霧森林遊樂區內,以神木一號與二號最值得觀賞,其中還有樹齡達四千六百年,是全台灣最老的檜木神木,高度五十一公尺,樹圍有十九公尺,相當壯觀。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檜山森林步道神木群行程]

樂山林道:位於通往樂山(鹿場大山)的林道,沿途自然景觀及動、植物資源甚為豐富,開車 從雪觀霧森林遊樂區進入兜風是個即佳的選擇,也可步行走樂山步道,林道往上八公里後是美軍軍事管制區,台灣人是禁止進入的。詳細資料可自行瀏覽[樂山步道行程]

鵝公髻山:位於涼山部落與竹東鎮交接處,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鵝公髻山行程]

五峰鳥嘴山:位於白蘭部落與竹東鎮交接處,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五峰鳥嘴山行程]

油羅山:位於花園村,標高1764公尺,山頂上有顆編號1555號的二等三角點基石及一顆森林三角點。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油 羅山行程]。

民都有山:又稱面托油山,標高1798公尺,山頂有顆編號1537號的二等三角點基石,旁另有山字森林三角點。

自將軍湯車行往霞喀羅古道方向的山路盤旋而上(碼表歸零)

1K三叉路口取右續上<右往雪霸國家公園>指標。

4.5K三叉路口,直行往 雪霸國家公園,取左續上。

7.4K三叉路口駐在所遺址(已改建為民房),取左上方產業道路續上。

8.8K三叉路口,<松鷹5.1K>指示牌及<民石高幹86>電力桿,右往霞喀樓古道登山口4.8K不取,取左往北松鷹(松本上部落)

9.6K叉路,<民石高幹8315>電力桿,取右續行。

10.05K叉路,<民石高幹83261>3電力桿,取左農路續行。

10.6K最後農宅旁向主人借地停車,視野超讚,西面眺望高橋、霞喀羅大山,南面眺望天頓、結城與境界等山,東面為大窩、比林山連稜。

取農宅左側土石路緩行上山,走2百餘公尺至菜園叉路口,右側樹上有<直往西高橋山約240&左往民都有山5分鐘>藍天小指標及多條路條,取左直走菜園經塑膠布水池,入樹林稍行,左上一小山頭即見民都有山基點,旁另有顆森林三角點,山頂略有展望;樹林內有很大的休息空間。照相後原路回程,往返不到20分鐘(四驅車可直開到菜園叉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