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鎮

新埔鎮舊稱「吧哩嘓」,原為平埔族竹塹社人之居住、打獵之地。清雍正年間,始有中國大陸的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嘉慶州鎮平縣、潮州饒平的一些人,首先在吧哩國(新埔)開墾。因為移民大多從紅毛港、香山港登陸後,才來此地開墾,對於已經墾畢的沿海地帶而言,此地較晚開發,所以稱之為『新埔』。

乾隆時期,林爽文反清稱王,新埔的客家義勇軍協助清廷平定動亂,當時戰死的人大多埋葬於枋寮、新埔一帶,地方仕紳倡議建義民廟。義民廟歷經兩百多年,成為客家、新埔及鄰近地區最為重要的信仰中心。

詳細行程(105/07/20)

新埔義民廟(褒忠亭)位於下寮里義民路3360號,義民廟的創建跟台灣歷史上兩次重大事件有關,一是清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二是清同治元年戴萬生的潮春抗日事件。林爽文祖籍福建漳州,清乾隆中期移墾彰化大里杙(今台中縣大里鄉),乾隆51年(178611月,林爽文宣佈反清,因南部有天地會的莊大田,北部有王作的配合,聲勢浩大,淡水廳同知程峻被困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戰死,短短一個多月,全台三分之二地區淪入其手中,清廷極為震驚,先後派遣著名戰將來台,但仍無法敉平。義民廟乃當初恊助清廷平亂而殉難的客家先民,廟中還有合祀神農皇帝、觀世音菩薩與三山國王,是全台灣最具知名度的義民廟,為客家人的信仰中心,義民廟中有皇帝御筆欽賜的「褒忠」匾額,因此又稱為褒忠亭。枋寮義民廟的建築格局屬於二進二廊的四合院,擁有許多以石材打造的裝飾,包括石柱、石獅與石窗等,屋頂上有著燕尾翹起式的屋脊,木雕亦有精湛的工藝藝術。廟後建有漂高的觀光公園,環境清幽,是許多民眾喜愛前往的休閒區。

柿餅產業區:位於旱坑里旱坑路,每年農曆9月,是新竹颳九降風的季節,也是紅色柿子成熟及曬柿的好時機,各柿餅工場把製作柿餅的過程免費開放給大眾參觀,在三合院的廣場上出現整片曬柿餅的壯觀場面,一群群遊客搶著拍照,現場好不熱鬧。用來做柿餅有筆柿、石柿及牛心柿等3個品種,加工製作柿餅約在農曆9中旬至年底。較知名的有味衛佳柿餅、金漢柿餅(3/9.5K)、阿源伯柿餅等;均設有專人解說及DIY體驗營學習活動,大受遊客歡迎,觀賞人潮不斷。製作柿餅前,要先削去柿子皮,再整齊的排放在鐵製平盤上,然後由員工將一盤盤柿子,搬移到廣場曝曬,此時空氣中飄滿了柿子的香氣,而一顆顆柿子在烈陽照射下,顯出鮮紅般的晶瑩剔透。紅紅的柿子配上藍天  形成一幅令人陶醉的美麗畫面。

以下相片取自新埔鎮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

涼井:位於旱坑里1138-1號涼井人文咖啡屋左側路邊(13/10.2K),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了。旱坑里昔日乾旱缺水,全村飲水皆仰賴這口開庄涼井,而出現村婦們老遠來挑水煮飯,整條路上絡繹不絕的奇景,今日村落的供水系統完善,已不需這般辛苦,但居民把對此井的感念,立紀念牌永傳後世。

福祥仙人掌園區:位於北平里太平窩438(13/7K),佔地5公頃,是新竹縣內唯一種植多肉性植物的觀光園區,大小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年產約十萬餘盆。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與仙人掌3萬多種,本園區總計蒐集7千多種,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品種與數量之豐富,為全台之最。園區區分為仙人掌熱帶景觀區、水源植物自然生態淨化區、水生植物區、藥用植物區。並建有八座仙人掌培植溫室、沙漠仙人掌庭園、大型會議教學簡報室及叢林小憩站等。並提供趣味而富教育意義的各項活動:各式花草及多肉植物組合盆栽DIY 、多肉植物導覽、健康步道自由行。

劉氏雙堂屋:位於上寮里義民路246042號,1755年,廣東人劉學悟(延轉)隨母親渡海來台,移墾新竹香山地區。1781年又從香山移居新埔上枋寮現址,並起造新宅。1928年因子孫眾多不敷居住,乃改建成今所見前後兩堂、左右各三棟橫屋的擴大型四合院,稱「雙堂屋」。雙堂屋為新竹地區規模最龐大的傳統客家農宅,外觀樸實,沒有雕樑畫棟。全盛時期共有99間,其空間機能完全配合農村生活的需求,譬如正廳前為了祭祖時能容納眾多子孫,設置了「大天井 」及廂廊;護龍之間設置了小天井及「過水門」,每個住戶可以保有自己隱私;前堂外為了農忙時期曬榖方便,設置了兩個廣場(禾埕);為了日常用水方便,宅前宅後設了數個水井等等。現已列入國家三級古蹟,走進禾埕,映入眼簾的是「鐵漢家聲」四個大字,這是因劉家老祖先宋朝時代的劉安世,擔任朝廷諫官,正直無私不畏權勢,因得罪宰相蔡京而被放逐至嶺南,蘇東坡稱之為「鐵漢」。屋後有劉家祖塔,稱「瑞閣園」(為紀念來台祖劉學悟之父劉瑞閣),為旅美建築師李澤礎設計,造型特殊,全省唯一。每年清明節,旅居外地子孫一千多人都會回來掃墓,規模盛大亦屬罕見。

天主堂:位於中正路682號,是西班牙桑朗度神父於民國44年所建的。教對新舖鎮貢獻良多,它曾為鎮民提供免費的醫療資源,又設有幼稚園和內思高工,為地方作育人才,也同時提高了新埔鎮的知名度。堂是西班牙式建築,粉色系的牆面,讓這座天主堂看起來平易近人,夾在傳統和現代建築中竟沒有一點不協調,從牆外往內望去,有一點置身國外的空間錯覺。

文昌祠:位於新埔鎮新埔里成功街2027號,文昌祠位於新埔鎮成功街上,創建於道光二十三年,發起人是陳學光,是新竹縣三所文昌廟,包含芎林和關西文昌廟當中,最早興建的。重建之後的文昌祠,美輪美奐,極具古樸莊嚴之美,既是書房,也是廟堂,更是新埔文明氣質之代表建築。

怒潮軍校紀念碑:位於新埔國小內司令台後方,國民政府遷臺初期的將領柯遠芬,以「黃埔精神」在新埔成立怒潮軍校,並立紀念碑於今日新埔國小後操場旁。軍校設立僅約三年,後由政府改編入陸軍官校,紀念碑仍舊矗立供人瞻仰。紀念碑上有『反共抗俄』、『完成第三任務』、『發揚新埔精神』的政治標語,建證歷史事實。

新埔鎮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位於中正路新埔國小大門左側,由一間日式建築整修而成,屋內放置客家文物與各項資訊資料。

犁頭山:標高157M,山頂有顆編號97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及頭前溪水源基石一顆。

車行至文山路亞東段新關中油加油站停車。

取土地公廟右側小路進入,100公尺遇叉路,取文山國小階梯路直上,至上方校園運動場見蔣介石銅像取右直行到教室右側即見犁頭山登山步道(操場上有三棵新竹縣列管的老樹),順步道緩上至高點即見基石,山頂展望不錯,可瞰竹北高鐡站及軌道。上山單程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