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

 

新竹市是北台灣的文化古都,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同時多種語言族群融入,讓這座城市產出豐富的獨特文化,市區處處可見悠久的建築,從清代、日治時期展現出不同的時代語言,除了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內涵,高科技產業及清大等高知名學府的進入,讓這文化古都注進了新的生活力,使這個美麗的城市洋溢著人文、藝術及科技的氣息,充滿活力的都會城市。

新竹早期地名叫「竹塹」,源於此地當時是平埔族中的道卡斯族「竹塹社」的居住地,故稱之。一直到光緒元年,台北建府後,改淡水廳為『新竹縣』,才有新竹的地名。『新竹』的意義,乃是指在竹塹所新設之縣。或云取竹塹之竹字,期其地之日新又新,故名新竹。

1661年鄭成功命左先鋒楊祖駐屯竹塹,1711年王世傑率族人由大陸同安首先到此開墾,這也是中國漢人開墾竹塹之開始(另有 二說係1718年、1691年)。

1723年,清朝在台灣設立淡水海防廳(淡防廳)於半線(彰化),是管理虎尾溪以北海防、理番和捕盜等治安事宜的分防廳。後將大甲溪以北地方各項事務交由淡水廳同知管理,淡水廳改制為屬廳,之後淡水廳同知「奉文移駐」竹塹,竹塹成為廳治所在。

由於淡水開港後,華洋雜處,台灣北部又日漸繁榮,淡水同知「半年駐竹塹衙門,半年駐艋舺公所」,疲於奔命。1875年,為了新的因應,督辦台灣防務的沈葆禎奏請撤淡水廳分設為新竹縣、淡水縣,並增設台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新竹縣範圍北以頭重溪(今桃園社子溪)、南以大甲溪為界,係取竹塹之「竹」,加「新」字而為新竹,意即新的竹塹城,仍以竹塹城為縣治。自此以後,竹塹城漸被改稱為新竹城,竹塹地區亦漸改名新竹地區。

竹塹城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曾經出現三種名稱,分別是「竹塹城」、「淡水廳城」、「新竹城」。反映出不同時代的行政轄區名稱。

新竹市建城歷史始於1733年以植竹為城,後興建土城以防海盜,1826年,則由開台進士鄭用錫為首的竹塹士紳呈請興建石磚城,1829年完工,始擁有完整的城廓規模。到明治後期,相繼拆除城牆,1905年後,僅保留東門。

日人據期間,新竹市改台北縣新竹支廳、新竹縣新竹辨務署、新竹廳)、新竹州新竹郡新竹街。1930始將新竹街升格為市,置市役所,這是新竹設市之始。1941合併香山庄全部及舊港、六家庄之ㄧ部分,擴大行政區域,下設25個區會協助推行市政。

二戰之後,國民黨接收臺灣,民國19501025日,臺灣省政府依據《台灣省地方自治實施綱要》,調整全省行政區域,改設新竹縣,縣治設於新竹巿。

1982年新竹市改為省轄巿,1990111日新竹市下設東、北、香山等三個區。

詳細行程(105/06/12)

天宏宮(蔣公廟)位於建功一路31(清大夜市旁),是台灣 民間拜蔣介石總統的一間私人廟宇,廟宇負責人胡鵬飛先生是蘇杭人,因在自家一樓供奉「中華民族忠靈及先烈」牌位與國父、先總統蔣公銅像,故又被稱為蔣公廟, 為台灣唯一祭拜蔣介石總統的奇廟之一。附近為忠貞新村(眷村),住了很多中國人,每逢蔣介石誕辰日(10月31日),總會結隊來此祭拜。按:蔣介石總統這位時代巨人,功過很難定論,國共內戰時期,害死一百多萬大陸人, 所以中國人恨他,撤守台灣初期又殺了三萬多的台灣菁英,多數的台灣人也恨他,當初撤退時從大陸抓了很多年青人當兵,騙他們「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成功。」,結果大多老死台灣,老蔣死後,台灣各地砸、丟棄蔣介石銅像,胡鵬飛先生 到各地迎回廟宇,最多曾經達到20幾座,目前有17座 存放於科學園區的倉庫。

赤土崎公園:位於光復路二段(剛過清華大學/光復中學與美國學校對面),設有一等水準點,公園除常設型態外,建有座鹿型雕塑及柱型石雕,是遊人注目的點。

台灣世博館:位於公道五路三段及東勢街口,世博台灣館,是上海世博會時人氣最高的展覽館,經新竹市得標後,融入新竹的在地特色,打造新竹市世博臺灣館產創園區,融合了科技、人文、設計、觀光、創意、休閒、娛樂等特色,並將許多文創、藝術的元素,讓新竹世博臺灣館產創園區變得更獨樹一格,成為最新型態的旅遊觀光勝地,也是台灣史上最具有看頭的特色建築,打造國際級的觀光新景點。

眷村博物館:位於東大路二段105號,是台灣保存眷村文化最詳盡的博物館,一樓規劃為眷村歷史背景區,並展出新竹神秘部隊「黑蝙蝠中隊文史資料特展」,二樓則規劃為眷村生活情境區,以造景的手法保留眷村即將消逝的獨特生活容貌,三樓則每季規劃眷村文化相關特展,館外尚有眷村市場展覽區,這裡不只是提供民眾一個休假的好去處,更可以藉由這些歷史文物的呈現,讓民眾可以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文化,富含教育意義。

天公壇:位於中山路43136號,主祀玉皇大帝(天公),是台灣少見主祀玉皇大帝的廟宇,天公壇建於清乾隆年間,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一旁的天公壇公園以九龍柱最為搶眼,高25.16公尺,比大陸廣東梅縣19.98公尺的石龍柱還高,是目前全球最高的龍柱,九層樓高的石龍柱下方埋有33根水泥樁,絕對耐震。石材用六百公噸的泉州白玉石(花岡石)打造,大陸師傅純手工石雕,底座為青斗石,九龍身龍柱環繞而上,象徵龍身參天之意,龍柱代表九德同源,有正鎮萬邦,福澤鄉梓、護佑四方之意;台灣寺廟中只有天公壇的龍是五爪,象徵最崇高地位,且天公壇龍柱結合陰陽五行,意指氣運乾坤布達、庇佑信眾。配合週旁整治成功的客雅溪河段,環境優美,景緻獨特,夜晚搭配燈光,已成為新竹市夜八景之一,是親子旅遊休憩最佳選擇。

高峰植物園:位於高翠路、寶山路、高峰路三條馬路圍成的區域內,有多個出入口,園內植物種類豐富,佔地約20公頃,多達三百多種類的植物與豐富的生態,是新竹市植物生態最為茂盛的地方。樹種也都設有解說牌,也是校外教學的理想場所。

普天宮:位於高峰路30666號,主祀關公,又稱關公廟,是古奇峰最顯目的地標,擁有一座高120公尺的關公巨大神像,共有九層樓,分別展示關公相關文物資料,各式佛像等等,還可以在觀景窗外一見新竹平原及南寮海岸風景,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李錫金孝子坊:位於東區青草湖明湖路486號,是全台唯一的孝子坊,已列為三級古蹟。李錫金出生於1786年,十四歲喪父,家境貧寒,奉母命來台,當時受雇他人,將所得交與母親,遇到母親生病時,用藥必謹、延醫必慎、藥必先嚐、日夜恃親臥側,衣不解帶的照顧,甚至焚香乞求能以身代其苦,可惜母親仍在他十七歲時過世,家中貧困無力處理後事,僅能簡葬,但由於李錫金樸實忠厚,深得雇主信用重任,耿念父母時歲乏祀,於是向雇主泣求預支五年薪資,以便修墳了以心願,雇主感動准許所請,於是李錫金受雇其主長達數年,直到還清債務,並且發跡家道光旺,從此樂善好施,鋪橋造路不遺餘力。李錫金於1865年逝世,享年八十歲,後誥封為奉直大夫國學生。1879年由當時的新竹縣生林鵬霄等人將他的孝行詳述,懇請官方為其節孝義行建立牌坊來表彰,兩年後獲准建坊,孝子坊為四柱三間三層的牌坊,坊高2.2丈、寬1.8丈、厚1.1尺、建材採用泉州白石材,上有聖旨牌、葫蘆及尾等構造。

 

青草湖:位於東區明湖路旁,建於1956年,當時名列台灣十八景之一,鳳凰橋為青草湖跨壩橋樑,橋寬六米,知名的台語片「難忘鳳凰橋」也以此背景拍攝,風靡一時,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電影上映後,這裡已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

新竹市公園:位於公園路,佔地18公頃,創建於1916年,由當時的新竹廳長高山仰先生規劃開闢,公園內包含新竹市立動物園、麗池湖畔等設施,是新竹市區內最大的休閒公園。每逢週六、日攤販雲集,是市民解饞的另一場所。

新竹市立動物園:位於公園路(新竹公園內),是台灣最老的動物園,創立於1936(日據時期),扮演著教育、娛樂等腳色,門票僅10元,園內靈動的紅毛猩猩跟公園裡最人氣的孟加拉虎、胸部有白色V標誌的台灣黑熊,是新竹市民童年共同的重要記憶之地。動物園雖小卻五臟俱全,成為教育團體跟親子前來遊玩的最佳地點。

孔廟:位於新竹公園內。是竹塹城第一座由民間捐貲完成的建築物;空間格局由南而北依次為泮池、禮門與義路、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等。泮池為半圓形。

東門城迎曦門:位於市東門圓環,燕尾起翹的屋頂,下的精雕吊筒,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紀錄竹塹築城的歷史。東門城建於1827年,已列二級古蹟,新竹市原有城樓四座,現僅存東門這一座訴說著竹塹的歷史。

新竹之心:位於東門圓環下方,是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新竹之心有船首石數三塊,是1999年4月整修東門城時挖掘原護城河段時所發現,其建造時間,有說日據時期,有說滿清時期。橋墩之所以設計成船首樣,是為了減少水流衝擊之用。

護城河(親水公園)位於府後街 至林森路間,沿著一條圳溝,也就是昔日的護城河,成為一個沿著河流的長形公園,為新竹市重要的古蹟歷史見證,也是新竹市的新八景之一,親水公園兩岸為人行休閒步道,護城河中有魚群悠然漫游,多到嚇 人,依傍著綠樹枝柳,是遊客逛街之後必到的休閒盛地。

 

關帝廟:位於關帝里南門街109之1號(城隍廟後方),建於1776年,屬三進三開建築,正殿主祀關聖帝君,後殿主祀文昌帝君,另設有圖書館一間,是座允文允武的聖廟。

國立新竹生活美術館:位於武昌街110號,是一座專為美術有成老師們展覽作品之館。

新竹都城隍廟:位於北區中山里中山路75號, 廟口有隻龍鯉石雕,創建於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日瑛倡議興建,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城隍廟的建築規模宏大,本體是採連續式山牆三殿式廟,格局方正,各部分的木作雕飾均講究,門前的石獅及其他雕飾均有藝術價值,龍柱是台北名師辛阿救的作品,雕工細膩生動,進入大門上方的八卦藻井與平闇天花,為泉州惠安大木匠師王益順的作品,還有斗栱,斗栱縱橫交織,蔚為大觀,此亦屬其大木結構之重要特色,也特別值得一看。被列為三級古蹟,是北台灣居民的信仰中心,奉祀的都城隍爺亦為全省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全省慕名而來的香客絡繹不絕,小吃攤也一攤攤的擺設起來,可嘗到知名道地的米粉、貢丸、肉粽等新竹傳統小吃。來到新竹市,沒去過城隍廟,就稱不上去過新竹市;而來到城隍廟,一定要在廟前「過五關」,才算值回票價。所謂的廟前「過五關」,指的就是小吃部內大快朵頤,一口氣吃下新竹米粉、貢丸、蚵仔煎、四神湯、肉丸等,前總統蔣經國生前也曾經多次在廟前小吃部用餐,許多店家因此聲名遠播。

法蓮寺:與城隍廟緊臨(左側),於城隍廟第三次整修時加蓋而成,主祀觀世音菩薩,屬兩殿兩廊式,正殿高敝,但人潮就沒城隍廟來的多。

新竹州廳:位於中正路120號,州廳是一棟二層樓,1925年興建,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現已列入省定古蹟保存,是新竹市保存完整且珍貴的重要史蹟建築。

美術館暨開拓局:位於北區中央路116號,也是一座日據時代保存很好的建築物,位於府後街地下停車場旁,近護城河。

鄭氏家廟:位於北門里北門街185號,建於1853年,鄭氏為當時竹塹一方望族,供奉鄭氏歷代祖先,已列為三級古蹟,但是平日不開放參觀,只有在每年春秋的元宵(農曆正月十五日)與冬至(農曆十一月三日)的上午開放民眾參觀,這是鄭氏後裔八大房的代表均返回家廟與會的兩日。鄭氏家族,發源四川,後入福建,再遷移到漳浦,明末遷至金門。西元1760年鄭氏到第三世時,家族中的一支錢後渡海來台,落腳後龍,初期以農、漁維生,第四代轉從商業,鄭崇和、鄭崇科兄弟等人進入讀書人的社群,慢慢的建立起家族的社會地位。西元1789年移入竹塹,1822年鄭用錫中進士(台籍第一位進士),使得鄭氏家族地位從地方提升至影響台灣的望族。

進士第:位於北門街167號,進士第為第一位以台灣籍人士考上進士的清朝進士,官至禮部鑄印局員外郎,花翎四品銜,故被稱為開臺進士或開臺黃甲。其父鄭崇和及弟鄭用鑑皆為道光初年北臺文風之倡導者,進士第建於1838年,目前列為國家二級古蹟,但為私人住宅,不予開放參觀。

蘇氏節孝坊:位於北區湳雅里武陵路218(大潤發停車場與湳雅里活動中心土地公廟之間),使用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建造保存最完整的節孝坊,蘇氏節孝坊是為了表揚吳國步妻子(吳國步為淡水廳儒士例贈文林郎,在淡水廳築磚石城時曾出錢出力,是當時的是士紳之一。),蘇氏於29歲時守寡,便身兼父職,將二子拉拔長大,為庚午科舉人,光耀門楣,以軍功奏保候選訓導,後加捐為候選內閣中書,成為了新竹重要的文教型領導士紳。蘇氐守寡四十九年,享年七十七歲。經報請准建,節孝坊為四柱三間三層規模。

張氏節孝坊:位於北區區公所右側到湳雅街之間(區公所右側130公尺),節孝坊是為了表彰鄭用錦的妻子,張棗娘所建造,現已列為三級古蹟,張氏生於嘉慶五年,卒於光緒三年,享年七十九歲,張棗娘二十歲嫁給鄭用錦,二十九歲鄭用錦去世,她一人撫養三子,事親至孝,守節四十九年,為了表揚張棗娘節孝事蹟,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題准建坊,節孝坊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的石坊,造型與新竹地區其他石坊不同,使用泉州白石為主,配上青斗石的雕刻,顯得彌足珍貴。

楊氏節孝坊:位於北區石坊里石坊街4號,建材是泉州的白花崗石,為表彰楊居娘的節孝事蹟而立,1819年獲閩浙總督董教增等人上報簽准建坊,是新竹歷史最悠久的節孝坊。楊氏17歲嫁給竹塹人林熾為妻,24歲林熾去世,因殉夫未果,便身兼父職,獨立扶養幼兒長大,堅貞守節、以母兼師、撫孤孝親,且多次殉夫的節孝事蹟,感人肺俯,楊居娘於45歲去世,守節21年。 其子林德修捐得監生,後以軍功加六品頂戴。

十九公頃青青草原:位於香山區的青青草原,面積十九公頃 ,有於春節期間開花的櫻花道、秋天轉紅的楓林小道、夏季的大草原區,5月的油桐步道銜接的五大草原,搭配小型生態池與果樹的植栽,提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大型公園,前半段都是走緩行的 小馬路,後半段回程時一路的階梯,回程出口剛好是入口處前方垃圾桶的右側,O型環繞一圈約1小時。

 

 

十七公里海岸觀光帶:位於新竹市的海岸線(國道1號=>下新竹交流道(往新竹)=>接光復路=>沿著東大路走到底=>沿著海濱路到新竹漁港皆是新竹濱海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遊憩景點包括南寮休閒舊港、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濱海風景區、港南運河、紅樹林公園、美山蔚藍海岸區(風情海岸)、海山漁港(含休憩及飲食活動)、南寮漁港皮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南寮漁港(新竹漁港)位於東大路四段與海濱路交叉口,於民國1959年完工啟用,面積3.4公頃,為台灣早期頗具規模之港口,後於1991年擴大完成新港,設有娛樂漁船碼頭及運動公園,漁港內有生鮮魚市、海鮮熟食、綠地、停車場等一應俱全,每逢假日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攜家帶眷來買魚產以及品嘗新鮮的海鮮,順便欣賞漁港風景。

遊客服務中心:位於南寮漁港旁,是全線最顯目的建築物,附近也有足得獵取的景觀點。

濱海自行車道:從南寮漁港可以租一輛腳踏車來個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之旅,享受全部的海岸景觀點,當然,若是新竹風太大就不要勉強雙腿,租一輛電動棚車,全家人快樂的出遊也是很OK的。

看海公園:位於新竹市環保科技大樓南側,原為垃圾掩埋場,經復育綠化後整個脫胎換骨、氣象一新、草坪寬廣,北眺新竹漁港,運動公園全景,南面焚化廠雄偉外觀盡收眼底。炎炎烈日下也會有人在此日光浴。

香山濕地挖蛤:位於濱海快速路61線/81K處, 不管天氣多熱,下著雨也要穿雨衣帶小孩來這裡焢窯及下沙地挖取蛤仔,就是一粒蛤仔煮一碗公的湯,也是全家人共同努力得來的收獲,那種樂趣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十八尖山:標高132公尺,台灣小百岳#026號。登山口位於寶山路或博愛路,由十八個峰頭組成的丘陵地帶,形狀略呈新月形,蜿蜒七、八里,正好環抱新竹市東南郊,故稱之十八尖山,舊名虎頭山,原本是日劇時帶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登基所開闢的森林公園,詳細資料請自行瀏覽[十八尖山行程]

三角點基石:

牛埔山:標高99M,高點有顆編號128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車行中華路4(台一線北向南行),至411(1/78.4K/牛埔口公車站牌),左轉穿鐡路涵洞,即接三叉路口,取右續行(碼表歸零)0.2K後過白宮山莊牌樓,0.5K至路底前20公尺前,左轉41113弄,0.9K順路右轉緩上至道路終點停車,左側有自來水公司大儲水池<柯湖高分37支8桿>電力桿。

   取路右雜草坪走往相思林方向走,順著步徑緩上到稜線叉路,取左100公尺即見基點,單程不到5分鐘。

茄苳湖山(大哭腳山)標高118M,高點有顆編號4156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回台一線續南下至79.85K處,左入元培街(碼表歸零/往青草原方向)1.7K經元培醫事科大,2.1K四叉路口取右玄奘路緩上山路,4K快到至高點時路邊停車。

    登山口在左側一未上鎖的鐡門內<鐡門有三角點圖示/南分41電訊桿&183044路灯>,鐡門進入小段已長滿雜草的車路,右繞第一座小山頭,過相思林,基點位於稜底,步行約6分鐘。

五步哭山:位於新竹市與新竹縣寶山鄉的交界處(離寶山鄉較近),標高187 公尺,是新竹市最高的一座山,高點立有一顆陸補178 號三等三角點基石。

按:五步哭山及附近水仙崙、鹿仔坑、寶山路一帶在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初,是客家人勇於抗日的古戰場,當時因死傷慘重,一步一血淚,“五步哭山”因而得名。

行車:

1.  國道3號北上在寶山交流道出口下交流道,右轉大雅路二段南行經新竹科學園區。走竹46鄉道不到1k可達登山口。

2.  登山口位於水仙路9681-9號民宅的鐡門前(路對面為水仙路221號世聯倉運新竹物流中心)

步程:

過鐵門上行柏油車路3分鐘過鐡皮工寮的三叉路口,左後轉經過高壓輸電塔前行50公尺,基點位於路左高台小空地上,<金山6885>電力桿及古老的客運站牌(金山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