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心鄉

埔心鄉位在彰化縣之中心,居鹿港溪上游段,屬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埔心過去叫做「大埔心」,因為此地位於廣闊未墾的埔地中央位置,所以得名。

日據時期改為閩南語近似音之「坡心」,國民黨大陸戰敗退守台灣,改制為埔心鄉沿用至今。

彰化平原的客家人,大部分是在西元1696年施琅死後才大量自鹿港登陸上岸。

埔心鄉則是典型客家莊。鄉人中七、八成都是客家人,只不過經歷時間的推移,被周圍強勢的福佬人同化,變成了不會客語的福佬客了。

詳細行程(104/01/12)

柳橋晚眺:「柳橋」橫臥於員鹿路的「柳仔溝」上(148/22.5K),為彰化縣八景之一,係於民國414月改建為美輪美奐的白堊之橋,而定名為「柳橋」。如今,柳溝橋畔小型工廠漸次林立,生產型態由農業轉為工業,工廠排放的廢水和人們亂丟的垃圾,污染了澄澈的河水,柳溝美景不在,當年成雙入對的情侶,橋畔放歌、徜徉泛舟、散步的悠閒畫面,只能存在記憶裡。目前東西向快速道路沿著員林大排而建,河道整治後,水泥河堤冰冷的感受,流過河面,和埔心的人們沉默以對。

武舉人故居:位於埔心村武英北路272(148/21K右轉外環道即到),為前清武舉人黃耀南故居,大廳堂上掛著「武魁」匾額, 白色的拜占亭也存放著「大刀」、「石鎖」等遺物,甚具歷史價值。拜亭的左後方黃舉人故居,是一棟光緒年間興建的宏偉建築,翹起的「燕尾脊」,代表著清代的官銜人家。這裡也是本鄉的古屋群(另一處在武訓路)可以想像當年的丰采與風光。

黃三元故居:位於二重社區遙鳳路,是一棟日式的二樓洋房,建於民國29年,黃三元在軍中退伍時,開始展現他美妙的歌喉,經常在西餐廳駐唱,與當時歌星「文夏」「張琪」同台演出,嶄露頭角,以一曲「素蘭小姐要出嫁」風靡全台,傳頌一時,被喻為寶島歌王。黃三元育有10個子女,目前在社會上頗有成就。黃三元先生已於民國87年因病去世。

百年羅厝天主教堂:位於羅厝村羅永路109號,曾是台灣中部天主教大本營,2002年獲選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是很有歷史意義的宗教建築物。

鎮天宮:位於進羅厝村不遠處,外型乾淨 典雅,路過時順便照相,此宮也是羅厝村的關懷據點。

埔心自行車道:由台糖舊鐡道改建而成,長約4公里,自義民村員應路30巷任入,終點於芳蕉村,沿途可欣賞田園、水圳等農村風光。

三角點基石:

大埔心:有顆編號1121號的二等三角點基石與編號207號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員鹿路二段(148線)往員林方向行,停車於員鹿路二段162166號宅前。

由兩宅間寬僅1公尺巷弄進入,走約50公尺,取右巷道續行約50公尺;基石就在右側的土丘上,土丘鋪滿漂亮的草皮,還有小階梯可上至土丘頂。